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
**
文字浮现刹那,荒庙屋顶轰然塌陷一半,阳光直射而下,照亮神像手中紧握的一卷残破黄纸??竟是当年他亲手抄写的《无名志》初版节选。
风过处,纸页翻动,发出沙沙声响,如同低语。
……
东海孤礁上,那位垂暮渔夫再次梦见那个落水女童。
这次她不再是微笑鞠躬,而是走上前来,握住他的手,轻声道:“爷爷,我也开始讲故事了。”
原来那女童获救后长大成人,成为沿海一带有名的民间说书人。
她最爱讲的就是《无名志》里的故事,尤其是一则关于老船工的故事:那人在风暴中放弃逃生机会,只为将一艘载满难民的小船推向浅滩,自己随巨浪沉没。
她说,那位船工,就像当年救她的老人一样,沉默寡言,却把命押给了善良。
她在各地茶楼讲述这些故事时,总会在结尾加上一句:“也许我们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我们可以让别人记住这个名字背后的意义。”
去年冬天,她突发心梗去世。
临终前,她对女儿说:“替我写一封信,寄去林庄。
就说……我又点燃了一盏灯。”
她的女儿遵嘱而行。
如今,母女二人皆被列入“守灯童”
名录,编号相邻。
……
北方草原的牧民们依旧围坐在篝火旁哼唱那支陌生歌谣。
但他们不知道,这首歌原本早已失传,是百年前一位战死的敌军斥候所作。
他本是敌国细作,潜伏十年,掌握我方布防图谋叛变,却在最后一次巡查边境时,亲眼看见一名汉族母亲抱着冻僵的孩子跪雪求医,最终力竭而亡。
那一幕击碎了他的仇恨信念。
他在返营途中故意暴露身份,被捕后拒不透露同党,只请求:“请让我死在能看到雪山的地方。”
行刑前夜,他写下这首曲子,托狱卒转交故乡亲人,附言:“若我族子弟听闻此调,请勿再称汉人为贼寇。
他们也会为孩子拼命,一如我们。”
此曲辗转流传,却被两国史官刻意抹除。
直到近年,一名考古学者在古战场遗址挖掘出一块刻有音符的骨片,经多方考证,确认正是此曲残谱。
他将其译成现代乐谱,寄往林庄。
今夜,当牧民们再次哼唱时,空中忽有桃瓣飘落,纷纷扬扬,覆盖整片草原。
远处山巅,一朵紫金桃花破岩而出,迎风绽放。
族谱同步更新:
>**“佚名斥候,国籍不详。
曾为敌谍,终弃恶念。
临终作曲一首,意在化仇为和。
虽未及传播,然其心已转向光明。”
**
>
>特录于“忏录卷?外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