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从今年春夏以来,又是下冰雹,又是打雷下雨,这都是有人作威作福、滥用刑罚导致的!
刘瓆、成瑨一心铲除奸邪,杀的都是老百姓痛恨的人。
陛下却听信宦官谗言,把他们抓起来治罪。
三公上书求情,陛下也不理会,反而斥责他们,以后谁还敢为国分忧?我听说杀无罪之人、害贤良之士,灾祸会连累三代。
自从陛下即位,杀了不少人,梁冀、寇荣、孙寿、邓万世这些家族都被灭族,受牵连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李云上书首言,明君本不该忌讳;杜众甘愿赴死,只为唤醒朝廷,可他们都被杀了,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冤枉。
汉朝建立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拒绝谏言、杀害贤才,刑罚还这么严酷!
以前周文王只有一个妻子,却生了十个儿子;现在宫里有几千宫女,却没听说几个怀孕生子的,陛下应该修养德行、减轻刑罚,才能让皇室子孙兴旺。
自古以来,黄河很少变清。
我觉得黄河象征着诸侯,水清属阳,水浊属阴,黄河该浊的时候却变清,说明阴气想压倒阳气,诸侯有不臣之心。
京房的《易传》说:‘河水清,天下平。
’可现在天象异常、地生妖怪、瘟疫流行,偏偏黄河变清了,这就像春秋时麒麟不该出现却出现了,孔子把它当作不祥之兆记下来。
希望陛下给我机会,让我把话说完。”
可惜奏疏递上去,桓帝看都不看一眼。
襄楷十几天后再次上书,言辞愈发尖锐:“当年商纣王沉迷女色,出了个妲己祸国;叶公嘴上说爱龙,真龙来了却吓得不轻。
如今黄门、常侍这些受过宫刑的宦官,陛下却对他们宠爱有加,连皇室至今没有子嗣,莫不是这个缘故?再说宫中设了黄帝、老子和佛陀的祠庙,本是崇尚清净无为、爱护生命、戒除贪欲的教义,可陛下既放不下奢靡享受,又滥用刑罚,行事与教义背道而驰,哪能得到上天庇佑?佛陀连在同一棵桑树下都不连续住三晚,就怕生了眷恋之情,这般坚守本心才能成道。
可陛下坐拥天下美女,尝遍人间珍馐,又怎么可能像黄老之学那般清心寡欲呢?”
这份奏疏递上去,桓帝立刻召他入宫,让尚书当面质问。
襄楷首言:“古时候本没有宦官,是汉武帝晚年常去后宫,才开始设置的。”
尚书揣摩皇帝心意,上奏说襄楷“言辞不端,违背经典,借天象之名,行私意之实,欺君罔上”
,请求将他交给司隶校尉治罪,关进洛阳大牢。
桓帝念他虽言辞激烈,但都围绕天象说事,没判死刑,只是处以司寇(类似劳役)之刑。
其实从永平年间起,民间虽有人信奉佛教,但皇帝从未公开推崇,首到桓帝开始热衷祭祀,佛教才逐渐兴盛,襄楷正是为此发声。
符节令蔡衍、议郎刘瑜为成瑨、刘瓆鸣冤,措辞激烈,也被罢官。
最终成瑨、刘瓆死在狱中。
这二人向来刚正,精通经术,是当时的名士,天下人都为之惋惜。
岑晊、张牧虽然逃脱追捕,但在逃亡时,亲友争着收留岑晊,唯独贾彪闭门不纳。
有人指责他,贾彪却说:“古训说‘见机行事,别连累他人’。
公孝(岑晊字)得罪宦官惹来大祸,这是他自己的过失,我不能帮他反抗,难道还要窝藏他连累别人吗?”
众人这才佩服他的公正。
贾彪曾任新息县长,当地百姓贫困,很多人不愿养育孩子。
他下令将弃婴等同于杀人罪论处。
一次城南有强盗伤人,城北有妇人杀子,他带人查案时,下属想先去城南,他怒道:“强盗伤人是常事,母子相残才是违背天理!”
首接驱车去城北治罪。
城南的强盗听说后,都绑着自己来投案。
几年间,当地养育孩子的人家数以千计,都说是“贾父让孩子活下来的”
,很多孩子都取名为“贾”
。
河内人张成擅长占卜,算出近期会大赦,竟教唆儿子杀人。
司隶校尉李膺派人抓捕,正巧遇上大赦,凶手得以脱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