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把《二宗》先扔到一边,先看补遗。
不多时,一句话映入眼帘。
【人徒知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动而静,虽攖而寧。
】
他一阵激动,竟然打翻了烛台,骂了一句,摸见火折又重新点亮蜡烛,急不可耐地接著看下去。
这是黄裳先生九阴真经最为有名的易筋锻骨章啊。
当年,郭靖修行此功后,內力突飞猛进而进入真正高手的门槛;身受重伤、功力全失的洪七公在修炼后迅速恢復功力;大理段皇爷修炼后,直接弥补了治疗黄蓉所消耗的五年功力。
在补遗中,这句话之前,黄裳是这样说的:
“一生二,在人之性则为仁义之实;”
“二生三,在人之性则为乐之实。
仁义者,阴阳也,乐者,仁义之冲气也。
仁义以成,而后乐之实生焉。
方其在心之时,未有感也,虚静而已。”
在这句话之后,黄裳还解释了攖寧:
“攖,扰动也。
寧,寂静也。
夫圣人慈惠,道济寧苍生,妙本无名,隨物立称,动而常寂,虽攖而寧者也。”
这篇跟黄裳的演山先生文集中间某篇文章的思想也是不谋而合。
互相印证之下,他终於可以確认,黄裳確实在早期的文集中,留下了早期的武学思想。
若在后世,他可以写篇论文,《论黄裳早期武学思想和九阴真经的关係》。
至於无数的江湖中人拼了命去抢夺老黄的《九阴真经》,而不是踏踏实实研究下他的生平,研究一下他的早期武学,探討一下他武学思想的演化,这种江湖思路,路平就很难理解了。
他甚至相信,就算现在把黄裳的文集雕版一套,送给青城派,余沧海也会拿来当柴烧。
如今的江湖,越来越认为文和武之间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鸿沟,却不知道,那些武学的大宗师,在儒佛道三家学问中,起码对其中的一家有著不凡的造诣,这或许是武学日渐衰微的原因所在。
……
夜色渐深,一场短暂的小雨將东面桃园的芬芳遮掩过去。
不远处的钟鼓楼,一片静寂,从五更三点到次日一更三点,城市在漫漫的夜禁中。
巡夜的更夫们,正敲击著梆子,將时间告诉街巷中的眾生。
李信和罗衣早歇著去了。
路平却兴奋地难以入眠。
黄裳的好几篇文章都在谈论养气,他言道,这是养生的基础,路平既然有了先见,自然得知其中的不凡。
宋人其实都在说养气,黄裳的养气,融合了儒家、道家甚至佛家诸多思想,正是以道为主,兼容儒、佛的“气”
说。
他言道:“形得气而化,气得精而生,精得形而寓焉”
,这是“气”
的实质。
又说道:“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