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他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解脱,也带着绝望:“礼为名器,仁为精魂。
昭公争权是假,季氏弄权亦假,我‘尊君’还是假,唯郓城农夫垄上泣血是真!
唯曲阜庶民卖儿葬亲是真!”
孔丘的眼睛亮了,他想起洛邑问礼时老子说的“礼,水也;商,鼎也;汝,火也”
,想起自己立“仁”
字碑时的誓言,想起仁义铺的济丧基金——
原来叔孙昭子和他,终究是感悟到同一条大道上。
“您终于明白了。”
孔丘的声音带着共鸣,“礼是壳,仁是核;仁是壳,民是核。
没有民,仁是空谈;没有仁,礼是枷锁。”
叔孙昭子点头,将《仪礼》递还给孔丘,指尖的血沾在竹简上,又添了一道痕:
“我以前总觉得,只要守住‘礼’,鲁国就能安稳。
现在才知道,守住‘民’,鲁国才能活下去。
季孙如意涨棺价,是逼民反;昭公伐季氏,是引外兵——
他们都忘了,鲁国的根,在汶泗平原的庶民身上,在那些种桑、织布、制陶的工匠身上。”
他看向叔孙不敢,目光里满是期许:“你要记住,叔孙氏的剑,不是用来争权的,是用来护民的;叔孙氏的礼,不是用来摆样子的,是用来安民的。
以后不管季氏多跋扈,不管齐人多强势,都不能忘了庶民——忘了他们,就是忘了鲁国。”
叔孙不敢伏地叩首,声音哽咽:“儿子记住了!”
烛火晃了晃,映在西壁的长剑上,冷光似乎也柔和了些。
剑室里的恩怨、权力、纷争,在这一刻,都被“民”
字轻轻化解,留下的,是一颗刚刚觉醒的仁心。
叔孙昭子缓缓靠在蒲团上,呼吸越来越重,却仍挣扎着开口:“君上回了阳州,必定会去临淄求齐侯出兵——齐景公早就盯着汶泗平原,这次绝不会放过机会。
郓城会是主战场,季孙如意会去抵抗,可他眼里只有权力,不会管庶民的死活。”
他看向孔丘,目光里满是恳求:“夫子,只有您能去临淄。
您懂商道,能和齐侯谈利益;您懂礼学,能和昭公谈体面;您懂仁政,能让他们把战争限制在郓城,别连累更多鲁国庶民。”
孔丘接过他递来的竹简——里面夹着一张郈都庶民的请愿书,上面写着“减赋、安丧、无战”
,密密麻麻的手印,像一朵朵血色的花。
“您放心,我会去临淄,斡旋于齐侯和君上,还有齐国是大国,文化繁荣,学术思想活跃,我的“仁”
学也需要从中汲取营养。”
叔孙昭子又看向叔孙不敢,从腰间解下叔孙氏的青铜剑符,递了过去:“我己命祝宗明日在宗庙祈祷,求神灵让我速死——求速死换西十五日丧期,此乃……与天争时!”
他颓然倒回蒲团,目光却利如匕首:“祝宗祷词……需添三句——一告天神收我魂魄以止兵灾,二告地祇冻汶水阻齐军粮道,三告……”
他喉头忽涌黑血,声如裂帛,“三告人鬼护我鲁国庶民……莫成权贵赌注!”
孔子俯身欲扶,却见他扣住案沿:“齐景公的兵锋……就悬在汶水北岸。
待我柩入祖坟那日,便是齐军渡河之时!”
血指突戳向舆图郓邑,“西十五日……够三桓筑起防线……够夫子抵临淄斡旋……够将战火锁在这弹丸之地……”
叔孙不敢接过符节,符节上的族纹冰凉刺骨,他伏地泣血:“阿父!
!”
叔孙昭子缓缓闭上眼睛,又猛地睁开,声音陡然拔高:“若余之死,可纾国难,虽死无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