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县阙里访孔庙 古今对比叹蹉跎(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就是这副楹联也是据说而来:明朝宰相李东阳所写,清代学士纪晓岚所书。

这副楹联书写奇诡之处就在于上联的“富”

字缺失上点,隐喻“富贵无顶”

;下联的“章”

下的一竖贯通“日”

部,暗指“文章通天”

一个府邸与国同存,与天同在,在民间也只有这孔衍圣公府配了。

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是唯一一位持续深刻影响中国近两千五百年的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无人企及,而且他的学说将继续散发光芒,隐射到每个人的心中,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你是个中国人。

后世各代帝王对孔子加封的谥号多得离谱,高得出奇。

他及继承者将儒学从一个学说,变成了儒家,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最终成为儒教,且置顶三教,更是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

在中国浩瀚的文山书海之中,找不到一部着作像“四书五经”

那样影响深远,绵坚不休。

有人说那是因为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科举也只考这些书籍,不学不行,所以人们才对“四书五经”

耳熟能详。

诸子百家,为何独选儒家?江山易改,为何儒家不倒?究其原因,也许只有用皇帝可以杀掉,儒学上下认同来解释了。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只有统治阶级认同,而民众皆反对,那是绝对长久不了的。

尽管它存在不足之处和时空局限性,但瑕不掩瑜,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慧眼仍能看穿今日之事态与人心,是何等的非凡与卓绝。

仁义礼智信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特征,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标准,只是它的内涵和外延随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而已。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仍是每个人做事目标和准则,用现在的话来讲,哪句不是正能量,哪句不是积极向上,哪句不是道出了人之本心,人之追求。

也许正是这些深奥而又浅显的道理激励着中华民族每个人不畏万难,怀抱初心,历久弥坚,一步一个脚印迈过五千年的长河岁月,继续越过彼岸,永不停歇。

一部中国历史,半部儒家学说,一点也不为过。

此处有分教:灿烂银汉,锦绣山河,至高庙堂,何逊陋室三间。

诸子百家,学说千径,师表万人,自是唯吾独尊。

可眼前的这一切,卫照临有点懵,因为反差太大了。

她不禁向李乘风问道:“李老道,孔圣人庙堂就这般?”

李乘风无奈感叹道:“哎,一言难尽。

贫道虽身入道教,但并不排斥儒学。

这孔夫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国就将孔夫子的三间旧居改作庙堂,把他老人家的遗物供奉其中,供人瞻仰,这也是第一座孔子庙堂。

汉武帝更是独宠儒家,孔庙也成了国庙,且朝廷命专人进行管理。

以后历代王朝也是如此,且庙学合一。

由于历经战乱,孔庙多次遭到劫难。

但各朝各代只要安定下来,无不对孔庙加以修缮,供天下学子瞻仰。

你看到周边的房子一部分供孔子后裔使用,一部分供学子读书,一部分是官员办公之所。”

卫照临一想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几乎年年在打战,命都难保,谁还管这庙宇。

战乱之后,修身养息,人们不记起昔日君王社稷,不记得过往雄豪伟业,但人们立即会记起那处历经劫难、破烂不堪的文坛圣庙,也许唯有儒学才是古人心中的永恒寄托。

正所谓:浮世荣华易遭折,心中明灯不曾灭。

:()明月照关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传奇驭灵师:出金真的很难吗?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我在天庭做仙官美漫世界霸王轨迹东陵帝凰帝道独尊舌尖上的霍格沃茨综武:七侠镇说书,开局结拜乔峰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悠哉兽世:种种田,生生崽天灾,我靠百亿物资成末世大佬洪荒:开局通天偷看我日记,自废圣位过气武林高手重生三十年前我的悟性爆炸了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青闺令夜的命名术剑域神帝主神崛起我不想当妖皇的日子斗破苍穹之魂天帝无敌剑魂我的蛮荒部落择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