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信件里姜培生提起河南的灾民今年尤其多,夏天开始就不断地往陕西跑。
可陕西又不是什么粮食丰盈的富庶地方,来了那么多人,村里实在闹得厉害。
他家的粮仓被打劫了,两个看仓库的长工一死一伤。
家里人虽去警察局报案,但灾民实在太多,那些人又没个固定地方。
今天在东村,明天在西村,一个月后说不定就跑去甘肃,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抓着人?此事情闹得老太太也不敢在村里待,跟着大儿子住到了城里。
姜培生说他大哥有两个老婆,大老婆是老太太张罗娶的,对老人家还算孝敬,但小老婆是他大哥自个儿挑的,仗着被喜爱性子泼辣厉害得不行。
老太太去了大哥家第二天就跟那位小老婆干了一仗,吵到老太太坐门口哭天喊地,闹得大哥一家在周围很是没脸。
“小时候在家里,我娘最是宠我,大哥从前还为这事儿吃过醋,常跟人埋怨我老娘偏心。
这好些年我也没回过家,她现在又跟儿媳妇闹得这样不开心,我总得回去看一看。”
姜培生在信中写:“我三岁时,我老娘遍守了寡,四个孩子里她从来都把最好的留给我,所以我理所当然也应该是最孝敬她的。
等抗战胜利,若是我能去个好地方,想着把老娘接来与我们同住,好在眼前尽一些孝心。
婉萍,我老娘虽是家里有田的地主婆,但说到底还是个乡下人,不识字,也没什么见识,说话做事难免粗陋,到时候还望你能多多体谅,包容她一些。”
“你的母亲自然是我的母亲,她来跟我们生活也是理所当然。
培生你放心吧,我父亲也好,姨母也好,都不是自私小气的人。
将来大家生活在一起,想来也该是和和睦睦的。”
婉萍迅速给姜培生写了回信,只是信件寄出后,她想到今年姜培生不会回来,难免失落了一阵子。
过新年少了姜培生,婉萍总觉得不如去年那般热闹开心了。
过节期间唯一让婉萍感觉有些意思的事情,还是有一天被王太太叫去帮忙包饺子。
王太太跟婉萍说:“外面的饺子怎么也比不了自家人包的。
我从前在福州也不会包,这些都是嫁给依哥后跟着厨子学的。”
猪肉白菜,韭菜鸡蛋,婉萍看着王太太利索地包出一个一个小元宝似的饺子,再瞧瞧自己捏的丑东西,忍不住想等明年姜培生回来过年,她也要弄一桌北方人喜欢的元宝饺子给他尝尝。
年后刚过了两个月,1943年4月,前线又传来了小鬼子进攻的消息。
与过往一样,战端一开婉萍就彻底没了姜培生的消息,6月底她才又收到姜培生的来信。
信件很短,和平时会聊聊生活琐事不同,这次姜培生只简单交代了一个新地址。
又是一个月,婉萍收到姜培生晋升的好消息,他因前阵子的战功升成了少将副师长,虽然说不是正式军衔,只是职务军衔,但好歹肩膀上终于挂上了一颗银质星星。
这消息属实令婉萍高兴极了。
姜培生做了将军,婉萍想着他除军装外也该有其他几身体面西装,所以月底一发工资就拿钱去才裁缝店,预定最好的精纺羊毛尼给他做了一身西装,尺码是按照婉萍的感觉估摸的,可能稍大一点,但她相信等抗战胜利后,自己很快就能把姜培生养得白胖起来,绝不会像像现在这样又黑又瘦,瞧着就让人心疼。
除开西装,婉萍还给姜培生买了一双软牛皮的鞋子,料子是她走了好多家鞋店才定下的,既有型还要柔软,因为姜培生前脚掌宽大,若是太硬了会磨出血泡,而太软了则会在缺失脚趾头那里塌陷进去。
整个夏天,婉萍都在期待着这身西装与鞋子,可每次去验货时,总有各种细节令她不满意。
修修改改直到9月中旬,婉萍才心满意足地把西装和鞋子带回家。
婉萍回到芝兰路19号,一进门正看见如怀坐在客厅里看书,连忙上前把西装、鞋子拿出来对他说:“进去换上给我瞧瞧。”
“谢谢,姐,”
如怀开心地接过来,快步走进卧房。
没一会儿他就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鞋子出来,对着婉萍转了一圈儿说:“好看吗?姐。”
“我挑得当然好看了。”
婉萍笑着说。
“我也觉得好看,就是鞋子大了一码有点不跟脚。”
如怀转过身后,微微踮起脚尖。
“没事。”
婉萍满意地点点头,对如怀说,“行,你脱下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