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婉萍对宋太太,对来登记户口的警察都说过“我丈夫老实本分”
,这是她对姜培生的偏爱。
姜培生是不是真的老实本分对婉萍来说根本不重要,她只是再给姜培生找借口。
不管姜培生是不是个好人,她都要她的丈夫。
这一点上,婉萍和姜培生是一样的,他们之所以能那么爱彼此,也是因为身上有着相似的地方。
有一句老话说,一个被窝里睡不出来两种人。
3.正文结局里陈婉萍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烽火》全文里婉萍身边没有一个明确的恶人要害她。
在南京时继母、父亲爱她,弟弟爱她,表姐爱他,丈夫爱她,离开南京去重庆的一路上宋太太安慰过她,庞太太、马太太帮助过她,后来姜培生升官,王太太热情地带她进入上流圈子,虽然骆太太尖酸地说过婉萍,但也在自己家里出事儿后友善地提醒婉萍要生个孩子以防家里生变。
当她去了天津后,何太太奉承她,姜培生出事后,宋太太帮助她。
天津快解放时,老胡一家人也收留过婉萍,后来去北京,婆婆死前还在护着她,姜小友也认她做了自己的母亲,怕她出事半夜守门,死后哭丧。
这样的设定下,我想表达婉萍的悲剧不是某个人造成的。
如果不是最后姜培生因病去世,她这一生可以说是都在被别人庇护着,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一生。
可也正是这样的幸运,让婉萍身上那种小女孩的依赖与脆弱从来没有消失过,她像一只缺少风雨打磨的小鸟,虽然见过大风大浪,但始终是别人顶在最前面,所以当姜培生死亡的消息传来,她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打击,一下子情绪和精神就崩溃了。
与陈婉萍形成对比的是陈瑛,她有信仰,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磨难,所以即便是失去孩子,丈夫死在怀里,也能在巨大的悲伤后重新站起来,继续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地活着。
4.为什么陈瑛不喜欢姜培生,而婉萍喜欢他?
陈瑛不喜欢姜培生,跟姜培生的国军军官身份并没有关系。
姜培生在念高中的时候就见过陈瑛,那时候他喜欢她,就是因为陈瑛长得漂亮,而陈瑛之所以不喜欢姜培生就是不喜欢姜培生表现出来的那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局限思想。
也就是说陈瑛是个理想主义者,她喜欢的人也应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样情绪抱负的人,而显然姜培生不是。
姜培生只有面对外族侵略者时才会表现出民族血性,其他时候他更在乎自己的小家庭。
可以理解为,他对侵略者的痛恨依旧是出于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在他眼中所有中国人都是自己人,而日本人不是,所以他舍得满身血汗也要把他们赶走。
可等抗日胜利,他立刻缩小了他“自己人”
这个圈子,国共对立中他认为国是自己人,所从来没想过投共。
在国军内部,他们又有派系,于是有了更小的“自己人”
圈子。
当这个圈子再进一步缩小,这个圈子里就只剩下了他和婉萍、母亲、小友。
陈瑛与姜培生就是本质上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陈瑛不会乐于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小圈子里,可婉萍不同,文中她说过很多次,她什么都不在乎只要丈夫回到自己身边。
所以在姜培生画小圈子的时候,婉萍也在画圈子,她虽善良心软,但最最在乎的也只是自己家里那几个人。
这也就是婉萍在面对小女孩儿受难和朱荞朱穗姐妹时会愿意在能力范围里地帮助她们,可是在姜培生遭难,她舍得一身剐也要捞丈夫。
说了这些,并不是想说陈婉萍和姜培生自私,俩人人品多么不好,而是想说他们是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具有我们相似的毛病,比如短视、随波逐流、软弱、贪恋优质的生活条件等等。
与之相比,那些革命先烈显得特别伟大,他们明明也能过上好日子,但为了更多底层百姓能愿意选择一条特别艰苦特别坎坷的道路。
5.本文可能还有一个番外,写婉萍和姜培生的现代生活,非穿越,非重生。
大家有其他想看的番外或者对于本文配角的相关问题都可以告诉我呀!
我挑着写哈。
6.1980年经典老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有一段精彩的对白:
年轻漂亮的面包工柳德米拉对同事说:“将军们的妻子怎么都又老又丑?要是我,肯定能当个出色的将军夫人。”
同事回答:“想当将军夫人,就得先嫁给中尉,跟他在边境上、森林里、沙漠上,过上20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