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郑琰:“我听说去年欧阳先生也收到过有关于干旱引发暴乱,地方压不住,所以请求朝廷支援的文书。
当时闵相和秦大人正在调查塞北的事,所以欧阳先生自作主张,用丞相印写了一份文书请上将军出兵支援……”
因为当时求救的文书上没有仔细写明当地的情况,只说民众暴乱,地方士族人手不够压不住,请求出兵支援。
赵玦继位以后,权利下放,把实权给了闵先生和上将军孟案,让他们两人不管是出兵也好什么事商量着来,只要他们商量好了,不用给自己汇报都行。
而像这种事,当时欧阳先生以为只是小问题,遂写了一份文书,用闵先生的丞相印盖了个戳送给孟案,请他调支军队过去帮忙平了了事。
这事在欧阳先生这里都这么随意,在孟案那里就更随意了,在他看来只不过是流民暴乱罢了,随便派几个人过去教训教训得了。
毕竟那些士族是什么嘴脸他是知道的,若不是把人逼急了,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造反?他也没往心里去,派出去平叛的人临行前,他还特意叮嘱了,到了地方先把问题弄清楚再动手。
毕竟都是些老百姓,如果真的是当地士族不给他们留活路导致的暴乱的话,尽量不要弄出人命来。
结果谁能知道事情会闹得这么大?派出去的军队不但没有平乱,反而被逼得节节败退,那造反的老百姓都快打到大安城了。
“既然暴乱的人数和规模跟文书上的不一样,”
姜冕问道:“为什么这么久了,出去平叛的军队,和当地士族们都没有传消息来大安求救?而是等到造反的人都打到大安城了才来报信?要知道这不是一天两天,这事发生了已经好几个月了。
我看这些人不但没想着送信,反而还特意隐瞒了消息,否则这么大规模的造反,大安怎么可能听不到风吹草动?等到大军都快到大安城消息才传来?”
姜冕思维敏捷,总能在只言片语中抓住关键信息,他一语点破了事情的关键点。
很显然,关于造反这事,是有人故意不让消息传来的。
只不知道现如今这启国,还有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手眼通天,愣是把这么大事情瞒得严严实实,半点风声都没泄露。
郑琰一摆手:“谁知道呢?我还想知道呢,几个月的时间,早派人送信,那些人可能连当地都出不了,还会让那些反贼打到江城吗?”
徐凤鸣:“王宫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
“有,”
郑琰说:“君上本来能下床了,得知了消息又吐了一口血晕了。”
众人:“……”
赵玦本来被士族以死相逼这事气得还没缓过劲来,现在得知了百姓造反的消息,又喷出一口老血来撅了过去。
闵先生马上组织朝会,请上将军孟案商量应对事宜。
然而众人吵了整整一天,都没有得出什么结论来。
郑琰:“丞相当即召集群臣商讨办法,众臣吵了一晚上,都没有结果。”
一名客卿听完道:“那现在怎么办?上将军孟案骁勇善战,他也不敢打?难道他还害怕一些拿着锄头镰刀的乌合之众不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不是怕,而是不能打,”
徐凤鸣说:“这可是百姓,不是敌人,而且还是被逼得没有活路,不得不造反的难民。
别人有什么错?那么多人被逼得没饭吃,不得不冒着掉脑袋的风险,饿着肚子抢士族的粮库,不就是为了活命么?”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姜冕说:“只有根基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若是真的以强制措施将造反的百姓尽数歼灭,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没用。”
“话是这么说,”
那名姓林的客卿道:“可无论如何也应该派出军队去镇压,后面的事才能想办法啊,总不能真等到这些造反的人打来大安城了再出兵吧?那时候什么都晚了。”
“怕什么?”
郑琰说:“冤有头债有主,他们真打到大安城了,找的也是那些敲骨吸髓,剥肤椎髓的士族和王族宗室算账。”
众人:“……”
众人沉默,徐凤鸣被郑琰一提醒,面上没什么表情,眼底却闪烁着光芒。
徐凤鸣跟姜冕对视一眼,两人心下了然,总算把想不通的关窍想通了。
也明白为什么造反的军队都打到江城了,大安城才得到消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