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很多人以为《跳起来》杂志是靠其他渠道的广告费来养这本杂志。
实际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跳起来》每个月随杂志一起放的广告页带来的收入,就已经足够支撑这本杂志去做出海的尝试了。
同时,每个月二十五万册左右的销量,以及电子版的销售收入,让这本杂志每年的净利润都在千万以上,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更不用说,这本杂志以跳起来剧场为的版权衍生合作的收入了。
陈思琦自己总结《跳起来》为什么能够成功,而且是持续性的成功,有一个很关键性的因素,这本杂志从来没有固步自封,只停留在自己的安全区,一直在尝试各种合作,从电子版,到三顾茅庐请著名作家来稿,从结合节假日或者是一些主题,做特辑,打造话题,到跟影视圈深度合作,无论是明星艺人的专栏,还是跳起来剧场的开,陈思琦她们这个团队,从来没有觉得《跳起来》的成功已经到了瓶颈了,可以到此为止了。
大家仍然相信,这本杂志的读者群和受众可以更多,不断折腾,还真的一点点地让这本杂志的读者群在不断扩大,然后,为整个跳起来的媒体矩阵攒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
“咱们这种大群戏,又是以人物对话为主来讲故事的戏,大家的节奏很重要,一句话,早一秒说,晚一秒说,那个感觉都不对。”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陈煜每天都拉着几个主要演员们一起吃饭,早中晚饭,一顿不落。
每次吃饭的时候,陈煜就会把他对这部剧的理解、看法边吃边说出来。
主要是时间太紧张了。
陈煜也没有别的时间可以跟大家去交流。
而一个导演如果不能够足够地了解自己的演员,那对于现场而言,往往会出现貌合神离的效果——这里指的不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而是导演和演员对于角色呈现的理解。
“刚才上午拍的那场戏,玉芬老师最后给的那一耳光,就恰到好处,影后级别的表演。”
陈煜对彭玉芬竖大拇指,“太牛了,五秒钟的时候,一下变了三种情绪,然后一耳光抽过去,整个戏的感觉都起来了。”
彭玉芬笑着摆摆手,说:“导演太会夸人了。”
张渊马上问:“导演,难道我演得比她差?”
彭玉芬笑容马上收起来,白了他一眼,“你多大了还讨着要夸奖呢?”
陈煜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两个人之间的不对付似的。
“你们两个人之间这个感觉,太对了。”
陈煜笑,“等剧播出以后,我想,会有很多观众吃你们的cp的。”
“什么玩意儿?”
张渊马上瞪大眼睛。
彭玉芬同样一脸嫌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