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灵帝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及常侍们的教唆下,又尝试卖官。
朝廷公开宣布可花钱买到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
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
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
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
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
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
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
做官费"
而吓得弃官而走。
灵帝成年后,设置西园供自己享乐,灵帝将卖官所得收入用于西园的建设。
中常侍吕强进谏:"
天下财物都是陛下的,何必还分公和私?"
灵帝不听。
卖官的政策一直持续到灵帝逝世。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重置州牧,史称"
废史立牧"
。
以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同年又以宗正刘虞为幽州牧。
其结果是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八月,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统率,以此制约大将军何进的军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军事刘宏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护乌桓校尉夏育上疏请求讨伐鲜卑,而犯罪被处罚的护羌校尉田晏则通过中常侍王甫请求命自己为将讨伐鲜卑来赎罪,王甫也同意讨伐。
同年八月,灵帝派夏育率军出高柳郡,田晏率军出云中郡,臧旻率南匈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出雁门郡,各率一万多骑兵出击塞外两千多里。
鲜卑首领檀石槐命下属三部大人各自率众迎击,夏育等人大败,丢弃自己的符节印信及辎重,各率数十人逃回,被囚车征还下狱,经赎免被废为庶人。
文化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三月,灵帝根据此前杨赐、蔡邕、马日磾、李巡等人的建议,下诏命儒学大师们校正《五经》的文字,又命蔡邕用古文、大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将其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太学门外,使后来的儒生晚辈,都以此作为标准。
石碑刚竖立时,坐车前来观看以及临摹和抄写的,每天有一千余辆之多,填满大街小巷。
熹平石经的刻立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并开创了中国历代石经的先河,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影响。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灵帝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
在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实际上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灵帝感兴趣的学科。
灵帝重用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他们出任刺史、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
太学的儒生往往鄙视这些人,拒绝与其为伍。
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但延续时间不长。
一因士族猛烈的攻击,二因黄巾起义,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在"
独尊儒术"
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