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老百姓有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意思就是说这人已然都活不起了,还能在乎和畏惧那些生怕死了钱却没花完的人不成?烂命一条,能把你弄死他就算赚了。
李渊深谙此道,无论何朝何代,一国君王若是爱护疼惜百姓,那么这个君王就会受到万民拥戴,使得江山长远望不到边,反之则必会出现反叛,所以他必须得重视那许许多多来自镇远的流民。
连年战乱已经使得他们无家可归,好不容易碰到镇远能混碗饭吃,可刚吃几口就又没了,要再说他们造反,那就是纯粹的官逼民反,还叫人活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渊能这么想还得归功于他不相信李周有反心。
萧瑀和陈叔达说的很对,一年前镇远就收纳了十余万流民。
彼时边塞战乱频频,牵扯了朝廷很大精力和军力,造反最合适,但人家一直在兢兢业业地为大唐做贡献,连一丝过格的事情都没做过,何谈造反?这也足以说明齐王李元吉的观点是错的。
况且李周还解决了朝廷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的流民问题,极大限度地平稳了地方危险因素,这是任何人都无可替代的。
另外李周也非同一般的买卖人,能安抚和引领大唐的行商环境与秩序,这一点同样无人能及。
如此,他这才放话给李周做主,以敕令的形势让其回来继续为大唐效力。
换句话说,除了他这个皇上之外谁也不能欺负镇远,也不能欺负镇远的人,违者必定严惩不贷,咱说敕令这东西就是多数人口中的圣旨,可想而知这项决定得多有分量。
其实到这时候李渊也仍旧不了解李元吉说镇远要造反的真实用意。
李周去五陇阪根本没露面,除了李世民集团和李建成一党没有第三方知道,而双边又都不敢把这事儿捅出去,这边儿是因为害怕被告发,那边儿是想说却因证据不足没胆量说。
李周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点才敢让所有“下岗职工”
到长安去要饭,既然皇上啥内幕都不知道,那就肯定会把这件事情当成一般的“民间纠纷”
来看待和处理,否则必会出重兵镇压,再多俩宰相帮忙说话都没用。
而李建成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身不由己地送出了一个极为无奈的“神助攻”
,帮助他的计策彻底成功了。
为此,这位太子爷回府后越想越来气,气他当时在殿上的无可奈何,李世民没被摁倒也就算了,这样一来李周居然也惹不得了,如果以后东宫和秦王府爆发极端冲突,那么此人将是秦王府的头等杀器,于是他把手下幕僚都召集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怎么办吧?
幕僚们听完都开始琢磨,过不多时有人提议,为今之计只有暗杀李周以绝后患。
这个提议一说出来,立刻得到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附和:“行!
这办法属实不赖,咱们都想到一处去了!”
但唯独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诸位,那李周非但不能杀,还得派人去招揽。”
李建成问道:“此话怎讲?”
这人回答:“原因有三。
其一,李周一旦出了事儿,圣上定会彻查到底,连敕令都有人忤逆,这还了得?”
“再者镇远对大唐有多重要?李周对镇远又有多重要?嗯?必须得把凶手绳之以法。”
“其二,李世民也必定会站出来大造舆论,咱们想摆脱嫌疑都难,似这般,形势危矣。”
“其三,李周有人有钱,大唐境内能横着走,说句大不敬的话,俨然成了地下的土皇帝,若得此人相助,收拾秦王府绝对不在话下。”
李建成听罢连连点头,觉得这番话说的非常有道理,那就这么办,派人去洛阳招揽李周。
那得派什么人去呢?已经祸害人家在先了,现在又去招揽,好说不好听,要想事成,前去招揽的使臣得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是头脑必须灵活,其次官位要高,不够格儿的去了显得不重视,李周原本就是秦王的人,而现在又成了一块香饽饽,非是能代表东宫的人去不可。
李建成思来想去,对刚刚反对暗杀李周的人说道:“那就你去一趟吧,你条件都符合,正好还是你提出来的。”
“是!”
这人谁啊?非常有名气,他叫魏征。
没错,就是李世民手下的那个第一大谏臣。
至于魏征到底有多“谏”
,此处不述,还是那句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史料,不过现在还是李建成的人,官居太子洗马(洗,xiǎn,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
书归正文。
魏征很快来在洛阳去找李周,那么李周在不在家?还真在,本来是想领着徒弟去丹阳(南京)和江都(扬州)一带拓展业务,可偏赶上这两天拉稀,想等肚子好些再去,不想倒把他给成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