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就这样,当两人经过一番长谈后,乔泽的论文如愿发表在了《科学》杂志的官网上。
第一关就在主编跟副主编以及审稿人的疑惑中过去了。
当论文刊登在《科学》杂志官网的那一刻,就好像往平静的水面里投下一颗石子,开始泛起涟漪。
毕竟这篇论文的题目是一种新型光刻机的构想。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这种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的产品,本就深受无数人关心着。
再加上《科学》杂志本身公信力的加成,很快这篇论文便被下载到了诸多行业内科学家的电脑里。
这次可不仅限于纯粹的学者,更多本就在研究相关工程的科学家,反而对这种应用指向性极高的论文更感兴趣。
“乔?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
“华夏,西林工业大学?光刻机?”
“新的光刻机?新的光源?开玩笑的吧?”
这是许多人刚看到论文时的反应,等到几个小时过后,当第一批下载论文并阅读完毕的科学家跟工程师们将论文粗读之后,许多相关论坛跟技术交流团队内部便开始热闹起来。
“嗨,约翰,《科学》上那篇关于新式光刻机的论文看了吗?”
“什么论文?”
“还没看?我建议你赶紧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去看看。
或者你现在打开内部论坛,就会发现再不看就晚了,今天很可能会为这篇论文开会的!
对了,就是《科学》首页上那篇!”
就这样,同样的话题,开始如同病毒般在业界传播。
第112章被成功搅乱的浑水
荷兰,费尔德霍曼。
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商之一,阿斯麦公司总部便坐落在这座城市里。
作为为全世界芯片厂商提供综合性关键光刻设备的公司,阿斯麦的地位在世界半导体业界用举足轻重来形容也不为过。
世界需要阿斯麦,就好像互联网离不开遍及全球的基础机房。
此时,阿斯麦的CEO卢宁·切尔斯曼正在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关于他的采访视频。
“……是的,华夏不可能脱离世界单独造出光刻机,毕竟这是个非常系统的工程。”
看到这里卢宁有些不满。
这些该死的美国媒体,总是断章取义。
他接受采访时,明明说的是,光刻机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全球市场化最强有力的证明。
这个观点并没有错。
比如阿斯麦的光刻机,核心的光源供货商是美国的cymer,镜头来自德国蔡司,紫外光照盒来自日岛,诸多精密部件来自本土的KMWEGroup……
好吧,其实只取这一句话也没错。
华夏的确不大可能单靠自己生产出高性能的光刻设备。
这颗星球上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国家。
卢宁·切尔斯曼摇了摇头,然后直接挪动鼠标在关掉了NBC推送的这则新闻。
真要说起来,单纯从做生意的角度出发,没谁愿意放弃华夏那极具潜力的庞大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