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的墨字间格外刺眼。
林桐摩挲着纸页边缘,想起水溶曾说过“教育当如春雨,润泽万物而不拘一格”
,当即放下茶盏:“备车,去瞧瞧。”
国公府别院占地数十亩,假山池沼、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东跨院的演武场还能望见远处的城墙。
林桐踩着满地碎瓷片走进藏书阁,阳光透过漏风的窗棂,在地板上勾勒出碎影。
“此处若改作学堂,可容百人。”
她指尖划过斑驳的窗棂,忽然听见外头传来孩童的嬉笑—原来是隔壁院子的少年在练箭,弓弦破空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怎奈,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三日后的文会上,林桐将画满新式课室规划的图纸展开时,满堂的茶盏碰撞声戛然而止。
“荒唐!
女子办学已是逾矩,竟还要教骑射、算术?这是要毁我朝百年文脉!”
年逾花甲的李翰林“啪”
地拍案而起,象牙折扇震得砚台墨汁飞溅。
他袖中滑落的折扇上,“程朱理学”
四个金字被摔得支离破碎。
其实众人皆知,他暗中参股的白鹿书院,向来以八股取士为纲,林桐的新式学堂若成气候,书院生源必将大减。
还有一些文人自幼便沉浸在八股取士的体系中,思想早已被深深禁锢。
他们对林桐这种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教学模式,从心底里厌恶、痛恨。
一时间,大街小巷、茶楼酒肆,都成了宣泄不满的战场。
有人在私塾门口张贴告示,指责她“以西洋奇技乱国本”
;更有甚者添油加醋,编造出私塾传授离经叛道之术的谣言。
在茶楼靠窗的雅座,一位头戴瓜皮小帽的老学究扯着嗓子叫嚷:“那林姑娘虽是郡主,得圣上赞誉,行事却如此乖张!
骑射、体育皆是粗鄙武夫所为,哪是读书人的正途?能助学生考取功名吗?我等寒窗苦读数十年钻研四书五经,她却搞这些歪门邪道,误人子弟!”
周围书生纷纷点头,茶楼里嘈杂声此起彼伏。
原本打算送孩子来读书的百姓,听了这些言论,心中疑虑丛生。
他们担心孩子在这样的私塾读书,不仅考不上科举,还会学坏。
私塾里,孩子们也深受影响。
往日活泼的孩童变得沉默寡言,脸上挂着与年龄不符的忧虑。
林桐看着心疼不已,她深知,若不采取行动,私塾将陷入绝境。
经过深思熟虑,林桐决定举办一场公开课,欲破当下困境,得让众人亲眼见证新教学模式的成效。
注意既定,她立刻召集先生们精心筹备,根据不同年龄段孩童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将课业进行调整和安排,从启蒙孩童的识字诵读,到年长学子的经史论辩,无一遗漏,力求全方位地展现新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思维启发、品德培育等诸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讲学观摩那日,天光澄明,鎏金般的晨晖倾洒在私塾黛瓦之上。
四方家长和文人雅士执卷而来,眉梢眼角皆凝着审视与狐疑。
甫一踏入院门,便见蒙学稚子于庭院中嬉笑逐闹:青衫夫子手持竹箭,正引着孩童玩投壶之戏,只见孩子们手持箭矢,瞄准壶口,“嗖”
地一声投出,伴随着箭矢入壶的清脆声响,欢呼喝彩声此起彼伏;混着此起彼伏的喝彩;另有骑竹马的小儿如骁勇小将,踩着木鞍在回廊间疾驰,银铃般的笑声惊起檐下雀鸟,也让众人眉间的疑虑悄然化开几分。
“这哪像个学堂的样子,倒像是个玩乐的去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