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声线低沉如洪钟,带着经年累月发号施令的威压。
林桐缓缓直起腰身,抬眼瞬间,正对上一双鹰隼般的眸子。
皇帝眉峰压着朱砂痣,眼尾细纹里藏着岁月刻下的沟壑,嘴角若有似无的弧度,倒像是用刀尖在脸上削出来的。
那顶嵌满东珠的冕旒随着颔首动作轻晃,珠串相撞的清响,竟比她剧烈的心跳声还要清晰。
“朕听闻你于城中创办私塾,办得有声有色,诸多学子皆从中获益。
今日特召你来,便是想听听你对国家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有何见解。”
皇帝捻着明黄袍角的金线蟠龙,紫檀木椅发出细微吱呀声。
林桐撑着殿内冰凉的金砖起身,广袖扫过地面时,她先是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如小鹿乱撞般的紧张,而后神色渐渐镇定“陛下可知,北辰之辉何以照彻长夜?”
穹顶的琉璃灯映得她瞳孔发亮,“《论语》有云‘为政以德’,正如北斗居于中天,四方星辰自会拱卫。
昔年孟子高呼‘民为贵’,便是看透了水能载舟的道理。”
皇帝摩挲玉扳指的动作顿住,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管仲治齐时,凿渠引淄水灌田,才有了‘粟如丘山’的盛景。
“陛下,时移世易,当下时代已与往昔大不相同。
如今,西方诸国的奇巧之技不断传入,我们大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朝所用。
就拿水利工程来说,有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名为滴灌。
此技术借助特制的管道与滴头,能够精准无误地将水输送到农作物根部。
如此一来,不仅能大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浪费,还可极大节省人力物力,减轻百姓在农务上的负担,实乃一举多得之良策。”
皇帝闻言,原本深邃而威严的眼中,刹那间闪过一丝好奇,他微微前倾身体,口吻中带着一丝按捺不住的急切,道:“哦?当真有这般巧法?详细说来。”
林桐想起水溶说过陛下节俭治国,便将预备好的绢纸展开,上面画着缠满藤蔓的陶管,“臣女已在私塾后院试过,豌豆苗比寻常浇灌的壮实许多。
若在西北推广,定能解十年九旱之困。”
殿内鎏金兽首烛台吐着幽蓝的火苗,青烟在盘龙藻井间缭绕不散。
林桐膝弯抵着冰凉的金砖,指尖捏着绘满朱线的宣纸微微发颤—那是她与水溶挑灯三夜绘制的杂交水稻培育图谱,墨迹未干处晕开小片水痕,不知是汗渍还是烛泪。
“陛下请看。”
她跪行半步展开图纸,素色裙摆扫过地面发出细微的窸窣,“《氾胜之书》载‘择穗选种’,西洋孟德尔又言‘遗传奥秘’,若将二者结合……”
皇帝探身时,明黄龙袍的金线在烛火下泛起刺目光芒,冠冕垂旒晃得林桐眼花。
“你可知,推行新稻种需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忽然冷笑,声如寒泉坠入深潭,“百姓视五谷为神明,怎会轻信这‘异种’之说?”
林桐忽然想起袖中藏着的油纸包,掌心早已沁湿包角。
她强压下喉间的紧张,指尖灵巧地解开缠在油纸外的棉线,几粒墨色谷种“嗒嗒”
落在金砖上,竟比殿中青玉地砖还要深邃三分。
“此乃臣女培育的‘墨玉稻’。”
她将谷种捧在掌心,借着烛火展示其圆润光泽,“蒸煮后香气可传半里,且耐旱抗虫,产量是寻常稻种的三倍有余。”
铜漏里的水珠不紧不慢地坠入下方铜盘,“滴答、滴答”
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林桐望着皇帝紧锁的眉头,深吸一口气,将《齐民要术》卷帙小心铺开,泛黄的竹简与她袖中掏出的西洋羊皮纸并排放置:“古法育秧讲究‘以粪治土’,西洋学说谈及‘基因传承’,二者看似相隔万里,实则……”
她忽然顿住,目光扫过案上未干的墨迹,指尖不自觉在金砖缝隙处轻点,“好比世间姻缘,耐寒稻与高产稻若能‘联姻’,后代稻穗便能承袭双方长处。”
话一出口,林桐便惊觉失言,慌忙低头叩首,发间白玉簪在烛光下轻轻摇晃。
余光中,皇帝摩挲胡须的动作一顿,龙袍下摆的金线蟠龙仿佛也随他前倾的动作活了过来。
龙椅上传来玉扳指叩击扶手的脆响,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刺耳。
林桐跪坐在冰凉的金砖上,膝盖早已失去知觉,却仍保持着端正的姿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