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命人快马加鞭,将银子送往贾府,还附上一封亲笔信,信笺上的瘦金体力透纸背:“昔蔡文姬续汉书,今姑娘开新学,某愿为前驱。”
与此同时,远在苏州的林如海也听闻了女儿的计划。
林如海虽身处异地,但心中时刻牵挂着女儿。
他知道林桐向来有主见、有抱负,此次创办私塾,定是深思熟虑之举。
于是即刻着手清点自家产业的盈余,又从苏州的生意往来中抽调出一部分资金,交到林桐手中。
资金问题解决后,接下来便是选址。
林桐跑遍了京城的各个地方,寻找一处适合的场所。
她既要考虑私塾的环境要安静清幽,适合学生学习,又要交通便利,方便学生往来。
经过一番艰苦的寻觅。
终于,在贾府不远处,一座爬满枯藤的闲置庭院出现在她眼前。
荒草间的石灯笼在阳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晕,断壁残垣间依稀可见昔日匾额上“毓秀堂”
的痕迹。
虽然庭院略显破旧,但林桐却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书声琅琅的景象,眼中满是欣喜。
然而,正当她准备大干一场时,麻烦却接踵而至。
原本谈好的工匠们突然变卦,面色惊恐,说这庭院有不干净”
的传闻,说什么也不愿接手。
林桐四处打听,才知道是有人在背后故意使坏,妄图搅黄她的私塾计划。
就在她焦急万分之际,北静王水溶再次伸出援手。
他凭借自己的人脉,寻来可靠工匠,甚至亲自监工。
修缮现场,他身着便服,与工匠们一同探讨修缮方案,全然没有王爷的架子。
紧接着,便是聘请先生。
林桐深知教书先生是私塾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和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她四处打听,广纳贤才,不仅从贾府内部挑选了一些饱读诗书、品行端正的丫鬟小厮,还从外面聘请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文人墨客。
为了说服这些教师加入私塾,林桐亲自登门拜访,与他们促膝长谈。
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她新颖的想法。
有些文人顾虑重重,担心这样的教育会招来非议,犹豫不决。
林桐从不勉强,只是微笑着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日若想通了,随时欢迎。”
筹备的日子里,林桐每日鸡鸣而起,夜深才歇,全身心地扑在私塾的筹备事务上,从庭院的修缮设计,到教学课程的安排,再到教师的培训,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
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创办一所能够培养出新时代人才的私塾,以此为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带来新的希望之光,推动社会变革的车轮滚滚向前。
终于等到开学那日,天还没大亮,学堂门口就热闹起来。
京城的街道上,富家子弟乘坐着雕花马车,小厮们在一旁小心伺候;穷人家的孩子背着母亲连夜缝制的粗布书囊,脚步轻快,满脸雀跃。
脸蛋冻得通红,眼里却闪着光。
有个扎着红头绳的小姑娘攥着半块烤红薯,怯生生地问:“先生,我们真能学那些大道理吗?”
林桐立在门廊下,晨风拂动她月白裙裾上的竹纹。
看着孩子们或拘谨或雀跃地跨过门槛,恍惚想起这些日子的艰辛:和工匠讨价还价磨破了嘴皮,为说服先生三顾茅庐,深夜里反复修改教案困得直点头......此刻却都化作眼底的暖意。
她轻轻抚过新漆的门柱,木头还带着淡淡的桐油香,就像这些孩子,带着未被雕琢的灵气与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