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学生的意义就是学习,努力的去学,拼命的学。”
这句话,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像一颗钉子,深深楔进了李毅飞的心底,成了他燕园四年最真实的註脚。
他比同龄人更早、更清醒地意识到,大学这方象牙塔,是人生中难得纯粹的知识沃土。
一旦投身社会洪流,被工作、生活的琐碎裹挟,再想沉下心来系统学习,那份艰难,他想想都觉得有点喘不过气。
时间这东西,跑得比什么都快。
仿佛昨天才踏入燕园,转眼间,2011年的日历已经翻开了新篇。
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望,这四年对李毅飞来说,就是一场与时间较劲、不断压榨自己潜能的极限淬炼。
那次和校党委书记、校长推心置腹的长谈,像一记警钟,让他对在校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格外珍视。
他像一块永远吸不饱水的海绵,近乎贪婪地扑向知识的海洋。
主修的经济学,他钻得深,力求摸清经济运行背后的每一条脉络。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那份旺盛的求知慾和可怕的规划力——同步选修的医学和法学双学位,不仅门门课程拿得出手,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论文答辩,更是凭著扎实的功底、清晰的思路和一点自己的小想法,贏得了评审老师们的一致点头,顺顺利利就闯了过来。
如今,他站到了更高的学术擂台下——博士论文答辩。
而且,这场答辩註定要成为燕园的一段传奇:他要在同一天,接受经济学、医学、法学三个八竿子打不著的领域的博士学位答辩!
想想四年前,他还是那个顶著江省高考状元光环走进来的青涩新生,谁能料到,短短四年,他竟然走完了別人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路?这光靠老天爷赏饭吃可不够,背后是实打实用“拼命”
二字堆砌起来的。
那厚厚的博士论文,就是他过去两年“疯狂”
学习结出的硬果子。
驱动他的,不是什么虚无縹緲的理想,而是极其现实的考量和对未来的长远布局。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他压根不满足於拿个学位证就完事,只要觉得这知识將来可能用得上,他就一头扎进去,不管多难啃。
最显眼的是他对党內法规、党章条例那股子钻研劲儿,简直像是要把它们刻进骨头里。
这些枯燥的条文,在他看来,是未来路上不可或缺的思想地基,必须打得牢牢的。
燕京大学这个顶尖平台,配上他自个儿的天赋和那股子不服输的韧劲,效果出奇得好。
李毅飞心里门儿清,想在体制內走得远,“笔桿子”
硬是基本功。
所以,公文怎么写才规范,评论文章怎么写得既有深度又让人爱看,他下了死功夫。
靠著海量阅读、不断模仿、反覆练笔,再到鼓起勇气投稿,他的文字渐渐有了自己的味道——观点够犀利,逻辑一层套一层,文风稳当扎实。
在特定的学术圈子和政策研究的小圈子里,也算比较有名的,口碑很好。
说到赚钱的本事,李毅飞同样显示出远超年龄的老辣眼光和执行力。
2009年,比特幣这玩意儿还在绝大多数人视野之外打转时,他就开始悄悄囤积。
一开始,他误以为这东西全球只有10万枚,稀罕得很。
结果,一边在早期交易市场里倒腾,一边自己吭哧吭哧在家“挖矿”
,折腾了两年,一盘点,连他自己都嚇了一跳——手里竟然攥著60万枚!
这数字太大了,大到让他心里有点发毛,尤其是考虑到自己未来的规划。
他二话不说,立刻停了所有动作,家里那些嗡嗡作响的矿机也彻底安静下来。
但他没把这些“功臣”
当废铁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