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李家闺女进了法学院,将来能审案啦!”
“咱这穷街陋巷,也能出大人物喽!”
赵昭站在人群外,默默听着。
一名盲眼老琴师拉着胡琴,唱的是新编小调:“铁轨伸向天边外,书声飞过万重山。
从前皇帝管天下,如今人人管自家……”
他眼角湿润。
七月流火,岭南暴雨成灾。
洪水冲垮堤坝,万亩良田化为泽国。
地方急报:饥民聚集,有哗变之虞。
赵昭即刻启程,途中连发七道手令:开仓赈粮、征调舟船、设立临时医院、严禁囤积居奇、允许百姓自发组织救援队,并特别注明:“凡参与救灾者,无论身份,皆记功一次,可抵未来劳役。”
抵达灾区时,水深及腰。
村庄漂没,尸骸浮流。
赵昭换上蓑衣,涉水前行。
一群村民围上来,有人怒吼:“官府在哪?三天了没人管我们!”
赵昭摘下斗笠,露出面容。
人群瞬间静默。
“我是赵昭。”
他说,“我来晚了,对不起。”
一位老农扑通跪下:“殿下……您怎么真来了?”
“因为这里是大宋,不是谁的私产。”
赵昭扶起老人,“你们的命,和东京城里任何一个人一样重要。”
他当场成立“灾民自治会”
,推选代表参与救援分配。
有官员反对:“此乃非常之时,应由官府专断!”
赵昭厉声道:“越是危难,越要相信人民。
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懂得如何互助。”
果然,三日内,灾民自行搭建浮桥、转移病患、清理淤泥。
一名十二岁女孩带领同学用竹筏接送婴儿,被称为“小舟长”
。
报纸刊登照片,全国震动。
灾后重建,赵昭提出“以工代赈”
:招募灾民修筑新式堤坝,工资日结,妇女同酬。
有乡绅嘀咕:“这般纵容,岂不乱了尊卑?”
赵昭当众回应:“尊卑不在性别,而在贡献。
谁流的汗多,谁就值得尊敬。”
十月金秋,第一条高原铁路破土动工。
起点兰州,终点逻些,全长两千余里,途经冻土、雪峰、峡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