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金光亮养了“意大利蜂”
,光亮的弟媳妇马来花天天在公路上卖茶饭,而全村的“粮食大王”
金俊武也和县林业站签订了合同,开始育树苗。
金家户族里还有一些木匠石匠常年在外做活——有的人还跑到原西和黄原搞了营业执照,卖起了有利可图的风味小吃。
田家圪崂这面还是种庄稼的人居多。
从群体上看,田家圪崂这面“闹革命”
很有些人才,但做生意搞买卖就比不上金家湾那面的人了。
田姓人家中,眼下只有田海民夫妻办了个养鱼常当然,说起来,田家圪崂还有一个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
这人就是神汉刘玉升,刘玉升那一套装神弄鬼的把戏越来越吃香,全家人不愁吃不愁穿,光景过得绿格茵茵。
去年冬天,这位神汉竟然买回来了台黑白电视机——这是全村第一架电视机,当时引起了东拉河两岸人家的哄动。
只是电视买回来后,有人指出,本村没有电。
刘玉升这才不得不又把这台电视转卖了。
前不久,他还带了一个徒弟。
这徒弟是原一队会计田平娃。
田平娃小学毕业,有点文化,因此“学”
起来相当快,已经跟着师傅出马“治脖了,在看“麻衣相”
方面,平娃比他的教父”
都要高出一筹……除这孙少安的砖场,双水村眼下最瞩目的赚钱生意就是田海民夫妻的养鱼场了。
精明的小两口按“书上说的”
养鱼,事业发展极快,从去年夏天就开始大量向原西县城卖鱼,一斤鱼两块钱,那收入也够它妈叫人眼红了!
今年,他们又按“书上说的”
,在的所有鱼池里搞了增氧机,每亩水平均增加了一千多尾鱼。
入夏以来,这家人进入了黄金季节。
每过几天,海民就把大量的鲜鱼运到了原西县城。
有时候,县上甚至黄原的一些单位,都亲自开着车来村里买鱼。
海民夫妻除过捞鱼临时雇几个人外,平时就他们俩自己经管。
他们给鱼池撒麦夫,撒草叶,撒大粪,撒煮熟的玉米瓣,活路相当紧张。
再紧张他们也不雇人。
即是捞鱼临时雇几个人,也尽量不用本村的。
因为他们连父亲和四爸都拒绝入伙,也就不可能再让村里其他人沾他们的光。
正因为如此,双水村的人虽然眼红他们的收入,也佩服他们的本事,但在他们的人缘方面却颇有微词。
村民们认为他们夫妻既自私,又缺乏同情心。
是呀,两旁世人的死活可以睁眼装个看个见,怎能连自己的老人都不管呢?看田五田四硒惶成啥了!
一个冬天老弟兄俩都穿着开花破棉袄!
虽说都是年轻人,村里人普遍认为海民夫妻和少安两口子差远了。
这两家现在都发了财,但村里有些穷家薄业的人想借几个急用钱,谁也不会找海民,而都跑到少安家里去借;只要少安手头有,就不会让任何一个求他的人失望。
实际上,海民和银花也知道村里人对他们有看法,银花根本不管这些外人的指责。
她生性就是如此。
在她看来,谁有本事,吃香的喝辣的和外人屁不相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