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其难度並不比建造一个普通的恆星群更大。”
“如果你將银河系中每一滴氢都转化为红矮星,並强行將它们聚拢成一个直径100光年的恆星群(而不是像银河系那样直径10万光年),那么在这个恆星群的范围內,你完全可以建造各种计算机组件——这些组件不会被星光融化,从而能够共同构成一台直径100光年的巨型超级计算机。”
“因此,即便是一个除了“获取更多处理能力”
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动机的超级智慧体,它也会有理由“吞噬”
整个星系。”
“由此可见,能够彻底摧毁所有智慧生命的,就只剩下人为造成的灾难性事件了。”
“但即便是核战爭,也未必能彻底摧毁智慧生命——事实上,即便在今天,人类也已经能够建造各种掩体或种子库,这些设施足以让我们在大多数灾难中倖存下来,至少能让人类物种得以延续,並在之后重新发展壮大。”
“儘管如此,“人为自我毁灭”
仍然是对恆星困境的一个合理质疑:我们可以想像出能够杀死所有智慧生命的武器,也能推测出可能对抗这些武器的技术。”
“但我们同样可以推测,未来我们可能会研发出更具毁灭性的自我毁灭技术。
问题在於,当一个文明开始向整个太阳系扩散时(更不用说扩散到数千甚至数百万个太阳系了),要“意外地”
將其所有成员全部消灭,会变得极其困难。”
“而且,费米悖论始终遵循“非排他性原则”
。”
“也就是说,即便10个文明中有9个在有机会向星际扩张之前就彻底自我毁灭了,也无关紧要,只要有1个文明没有自我毁灭,並成功实现了星际扩张,那么我们就应该能观测到它的痕跡。”
“人类在核战爭的威胁下已经生存了70年,因此,“核技术必然导致文明毁灭”
这一观点,其说服力已远不如德雷克方程提出之时,或是1950年费米提出费米悖论初步假设提出之时。”
“1950年,距离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仅5年,距离恩里科?费米向他的朋友、曼哈顿计划的同事爱德华?泰勒提出“热核武器”
(即氢弹)的想法仅9年——而氢弹在1952年就成功试爆了。”
“在那个时代,也就是二战刚刚结束后,人们亲眼目睹了核武器的威力,因此对於“文明会因自我毁灭而存续不了多久”
这一观点,普遍持悲观態度。”
“几十年后,人类实现了登月,太空殖民似乎成为了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
但即便在今天,“文明可能因自我毁灭而终结”
这一担忧,也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假设四:建造恆星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关於这个假设的討论相对简短,因为它在学术界爭议不大。
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类未来发展出太空工业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你了解太空工业的可行性,並且清楚恆星群的真实形態(而不是被其庞大的规模嚇倒),那么你通常会认为,建造恆星群並非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目前,地球周围已经有数千颗卫星在运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围绕地球的“小型恆星群”
(儘管非常稀薄)。”
“而且,在机器人建造技术、改进型发射技术以及自给自足式棲息地技术方面,我们虽然进展缓慢,但一直在稳步前进。”
“因此,未来在地球轨道周围建造旋转棲息地、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建立工业设施或採矿基地,並逐渐建造更多此类设施,甚至让这些设施能够自我复製(这样我们就不必只依靠从地球发射物资来建造一切,从而突破地球引力井的限制)——这样的想法,如今看来比过去更具现实可行性。”
“一旦人类拥有了太空工业,就能突破地球引力井带来的瓶颈,此时建造恆星群就不再是理论构想,而是確凿可行的事实了。”
“它只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你可以不断为恆星群添加新的轨道结构,而且这些结构的“投资回报周期”
並不会长到以百万年为单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