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李崇、郭祚、游肇也说:“宋维(字伯绪)凶狠粗疏,最终会让宋家覆灭。
他若能死于非命,己是万幸!”
宋维依附元义,被越级提拔为洛州刺史,到这时被除名,不久后被赐死。
元义被解除领军将军职务时,胡太后因元义的党羽还很强大,无法立即控制,就任命侯刚接替元义担任领军将军,以安抚元义。
不久后,将侯刚外放为冀州刺史,加授仪同三司,还没到州任上,又被贬为征虏将军,最终死在家中。
胡太后想杀贾粲,但因元义党羽众多,担心惊动朝廷内外,就将贾粲外放为济州刺史,不久后派人追杀他,抄没家产。
只有元义,因是太后的妹夫,太后不忍心杀他。
此前,给事黄门侍郎元顺因刚首不阿得罪元义,被外放为齐州刺史;胡太后将他召回,任命为侍中。
元顺陪太后坐着时,元义的妻子在太后身边,元顺指着她对太后说:“陛下怎能因一个妹妹的缘故,不惩治元义的罪行,让天下人无法宣泄冤愤!”
太后沉默不语。
元顺,是元澄的儿子。
后来有一天,太后从容地对侍臣说:“刘腾、元义从前曾求我赐予铁券(免死凭证),希望能免除死罪,幸好我没给。”
韩子熙说:“生死大事,岂能靠铁券决定!
况且陛下从前虽没给,如今又为何不杀他们!”
太后怅然若失。
没过多久,有人告发元义和他的弟弟元瓜密谋引诱六镇归降的百姓在定州反叛,还招引鲁阳各蛮族侵扰伊阙,打算作为内应。
查获了他们的亲笔书信,太后仍不忍心杀他们。
群臣坚持劝谏,孝明帝也劝说太后,太后才同意,赐元义和元瓜在家中自尽,仍追赠元义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
江阳王元继被废黜在家,病逝。
前幽州刺史卢同因是元义党羽被除名。
胡太后很注重修饰打扮,多次外出游玩,元顺当面劝谏说:“《礼记》规定,妇人丈夫去世后自称‘未亡人’,要去掉珠玉首饰,衣服不穿有文采的。
陛下以母亲身份治理天下,年纪将近西十,修饰过度,怎能给后世树立榜样!”
太后羞愧地返回宫中,随后召见元顺,责备他说:“千里迢迢把你召回,难道是想让你在众人面前羞辱我吗!”
元顺说:“陛下不怕天下人嘲笑,却以我的一句话为耻吗!”
元顺和穆绍一同在宫中当值,元顺喝醉后,闯入穆绍的住处,穆绍裹着被子起身,严肃地责备元顺说:“我担任侍中二十年,与你父亲多次同事,就算你刚被重用,也不该这样冒犯我!”
于是穆绍辞官回家,朝廷下诏劝谕了很久,他才重新任职。
起初,郑羲哥哥的孙子郑俨担任司徒胡国珍的行参军,私下得到胡太后的宠幸,外人都不知道。
萧宝寅西征时,任命郑俨为开府属官。
胡太后再次摄政后,郑俨请求奉命回朝,太后留下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兼任尝食典御,日夜在宫中侍奉;每次郑俨休假回家,太后常派宦官跟随,郑俨见妻子时,只能谈论家事而己。
中书舍人乐安人徐纥,略有文采,起初靠谄媚侍奉赵修,因罪被贬到枹罕。
后来回京,重新担任中书舍人,又谄媚侍奉清河王元怿;元怿死后,徐纥被外放为雁门太守。
回到洛阳后,他又谄媚侍奉元义。
元义倒台后,太后因徐纥曾受元怿厚待,再次召他担任中书舍人,徐纥又谄媚侍奉郑俨。
郑俨因徐纥有智谋,把他当作谋主;徐纥因郑俨受太后宠幸,竭力迎合,二人内外勾结,权势倾动朝野,被称为“徐郑”
。
郑俨多次升迁,官至中书令、车骑将军;徐纥多次升迁,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仍兼任中书舍人,总揽中书省、门下省事务,军政诏令无不出自他手。
徐纥机智善辩、精力充沛,整天处理事务,毫无休息,却不觉得劳累。
有时遇到紧急诏令,他让几名官吏执笔记录,自己或行走或坐下,口述诏令内容,很快就能完成,且不违背事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