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不如用乜列河作为诱饵,埋下伏兵等待叛军,一定能打败他们。”
元深采纳了他的建议,破六韩拔陵果然率军拦截乜列河,将乜列河的部众全部俘虏;这时北魏伏兵发起进攻,破六韩拔陵大败,元深趁机夺回了乜列河的部众。
柔然头兵可汗(阿那瑰)大败破六韩拔陵,斩杀叛军将领孔雀等人。
破六韩拔陵为躲避柔然军队,向南迁移渡过黄河。
将军李叔仁因破六韩拔陵逐渐逼近,向广阳王元深求援,元深率领部众赶赴救援。
叛军前后投降归附的有二十万人,元深与行台元纂上奏说:“请求在恒州以北另设郡县,安置投降的部众,根据情况赈济赏赐,平息他们的叛乱之心。”
北魏朝廷不同意,下诏命黄门侍郎杨昱将投降部众分别安置在冀州、定州、瀛州三地谋生。
元深对元纂说:“这些人终将成为流民乱党啊。”
秋季七月壬戌日,梁朝宣布大赦天下。
八月,北魏柔玄镇百姓杜洛周在上谷聚众反叛,改年号为“真王”
,攻占郡县,高欢、蔡俊、尉景以及段荣、安定人彭乐都追随他。
杜洛周包围北魏燕州刺史博陵人崔秉。
九月丙辰日,北魏任命幽州刺史常景兼任尚书,担任行台,与幽州都督元谭一同讨伐杜洛周。
常景,是常爽的孙子。
北魏从卢龙塞到军都关,都布置兵力防守险要地段,元谭驻守居庸关。
冬季十月,吐谷浑派兵进攻赵天安,赵天安投降,凉州重新归属北魏。
平西将军高徽奉命出使嚈哒,返回时抵达枹罕。
恰逢河州刺史元祚去世,前刺史梁钊的儿子梁景进带领莫折念生的军队包围枹罕城。
长史元永等人推举高徽代理河州事务,领兵坚守;梁景进也自行代理河州事务。
高徽向吐谷浑请求援兵,吐谷浑出兵救援,梁景进战败逃走。
高徽,是高湖的孙子。
北魏正忙于应对西北的叛乱,二荆(荆州、东荆州)、西郢州的各蛮族部落趁机反叛,切断三鸦路,杀死都督,劫掠财物,向北攻到襄城。
汝水流域有冉氏、向氏、田氏三个蛮族部落,势力最为强盛,其余部落大的有上万户,小的有上千户,各自称王称侯,占据险要之地,导致道路不通。
十二月壬午日,北魏孝明帝下诏说:“我将亲自率领大军,扫除叛乱之徒,如今先讨伐荆州蛮族,治理南方疆域。”
当时蛮族部落勾结梁朝将领曹义宗等人包围北魏荆州,北魏都督崔暹率领几万大军救援,抵达鲁阳后,不敢再前进。
北魏改任临淮王元彧为征南大将军,领兵讨伐鲁阳蛮族,任命司空长史辛雄为行台左丞,向东赶赴叶城。
另外派遣征虏将军裴衍、恒农太守京兆人王罴率领一万士兵,从武关出兵打通三鸦路,援救荆州。
裴衍等人还未抵达,元彧的军队己驻扎在汝水上游,受蛮族侵扰的州郡争相前来求救,元彧因朝廷规定自己的进军路线不同,不愿出兵响应。
辛雄说:“如今裴衍还没到,大王您的部众己集结完毕,蛮族突然叛乱,扰乱京畿附近,大王您在外地统领军队,见机行事即可进军,何必在意路线是否不同!”
元彧担心日后承担失利责任,要求辛雄出具调兵符令。
辛雄认为蛮族听说孝明帝将亲自出征,内心必定震动,可趁机击败他们,于是出具符令给元彧的军队,命令迅速进军攻击。
蛮族部落听说后,果然西散逃走。
孝明帝想亲自出兵讨伐叛军,中书令袁翻劝谏,孝明帝才放弃。
辛雄从军中上疏说:“常人之所以临阵忘身、面对利刃毫不畏惧,一是为求荣誉名声,二是贪图丰厚赏赐,三是畏惧刑罚惩处,西是躲避灾祸危难。
没有这几点,即便圣王也无法驱使臣子,慈父也无法激励儿子。
贤明君主深知此理,所以赏必行、罚必信,让无论亲疏贵贱、勇敢怯懦、贤能愚笨的人,听到战鼓之声、看到旌旗阵列,无不振奋激昂,争相赶赴战场,难道他们是厌倦长寿而喜欢速死吗?不过是利害摆在眼前,想罢手也不行罢了。
自秦、陇地区发生叛乱,蛮族部落违背常法,己过去数年,投入军旅的士兵达几十万人,抵御三方叛军,却败多胜少,追究其原因,都是赏罚不明导致的。
陛下虽颁布明确诏令,承诺及时赏赐,但将士的功勋,多年未能评定;战败逃亡的士兵,却安然在家,这使得有功之士无法得到激励,平庸之人毫无畏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