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如果事情实在无法避免,应当颁布皇帝诏令,明确君臣上下的礼仪,命令宰相写信,告知他们归顺的道理,观察他们的态度,再根据情况用恩威进退应对,这样才符合帝王的体面。
怎能因戎狄部落合并壮大,就轻易破坏国家典礼呢!”
北魏朝廷没有采纳张伦的建议。
张伦是张白泽的儿子。
三月十八(辛未),北魏灵寿武敬公于忠去世。
北魏南秦州(今甘肃成县)的氐人发动叛乱,朝廷派遣龙骧将军崔袭持符节前往安抚。
夏季西月十五(丁酉),北魏秦文宣公胡国珍去世,朝廷追赠他假黄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封号为太上秦公,加授九锡之礼,用特殊的礼仪安葬,赠送的丧葬物品和仪仗卫队极为丰厚。
又将胡太后母亲皇甫氏的灵柩迎来,与胡国珍合葬,称皇甫氏为太上秦孝穆君。
谏议大夫常山人张普惠认为,前代皇后的父亲没有称“太上”
的,“太上”
这一称号不能用于臣子,于是到皇宫上疏陈述意见,侍从们没人敢为他通报。
恰逢胡国珍的墓穴挖掘时遇到磐石,张普惠趁机秘密上奏,认为:“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太上’之名是因‘上’(皇帝)而产生的。
皇太后用‘令’发布政令,是遵循‘三从’之道(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堪比古代周文王之母太姒(被列为“十乱”
贤臣之一)。
如今司徒胡国珍称‘太上’,恐怕违背了皇太后用‘令’从属皇帝‘敕’的本意。
孔子说:‘必须先端正名分!
’如今选墓时遇到磐石,需要更改占卜的结果,这或许是天地神灵降下的警示,启发陛下的圣心啊。
希望陛下停止使用‘太上’这一僭越的称号,以求得清正光明的福分。”
胡太后于是亲自前往胡国珍的宅邸,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广泛商议。
王公大臣都迎合胡太后的心意,争相责难张普惠;张普惠随机应变,据理反驳,没人能让他屈服。
胡太后派元叉向张普惠传达旨意:“我这样做,是孝子的心意。
你所陈述的,是忠臣的道理。
大臣们己有定论,你不必再勉强改变我的想法。
以后有其他意见,仍可畅所欲言。”
胡太后为太上秦孝穆君(皇甫氏)建造寺庙,其壮丽程度与永宁寺相当。
北魏尚书省上奏,请求恢复向百姓征收绵麻税。
张普惠上疏,认为:“高祖(孝文帝)废除大斗、去掉长尺、修改重秤,是为了爱护百姓、减轻赋税。
他知道军国事务需要绵麻,所以在征收绢帛时额外加征八两绵,征收布匹时额外加征十五斤麻;百姓因称尺改革所减少的负担,远超过额外缴纳的绵麻,所以乐于缴纳。
从那以后,征收的绢帛布匹,尺寸逐渐变长变宽,百姓的怨言传遍朝廷内外。
宰相没有追究根源在于绢布幅宽、长度超标,就仓促废除了绵麻税。
不久前尚书省因国家用度不足,又想重新征收。
这是违背天下百姓的信任,放弃己经颁布的诏令,纠正之前的错误却又犯下新的过失。
陛下不想想国库中存有大量大麻,却被群臣私下挪用——为什么呢?因为百姓缴纳的物品,有时每斤多缴百铢(古代重量单位),没听说有关部门依法处罚州郡;有时物品稍有质量问题,就追究户主责任,并牵连里正、党长(基层官员)。
因此,国库中的绢帛布匹,超过标准尺寸的很多;大臣们领取俸禄时,都要求绢帛长阔、厚重,没有标准限制,也没听说有人因领取的绢帛超过标准,而退还多余部分给官府。
如今若想恢复征收绵麻税,应当先纠正度量衡,明确严格的禁令,不许随意超标,让天下人知道陛下和太后爱护百姓、尊重法律的心意,这样太和年间的善政就能在神龟年间重现了。”
张普惠又因孝明帝喜欢在园林中游玩,不亲自处理朝政,过分推崇佛法,郊祀、宗庙祭祀等事务多委托给有关部门,于是上疏恳切劝谏,认为:“陛下致力于无法验证的佛教功业,在百姓身上耗费巨额财富;减少官员俸禄、削弱国力,供养无所事事的僧人;装饰华丽的佛殿,追求来世的福报。
清晨上朝的大臣在宫外叩首等待,而清闲的僧人在宫内游荡,违背礼仪、不合时宜,人心不安。
我认为,追求朝夕间的佛教因果、求取久远的福报,不如赢得天下百姓的欢心来侍奉双亲,让天下太平、灾害不生。
希望陛下谨慎言行举止,为天下树立榜样,亲自履行郊祀、宗庙祭祀的虔诚礼仪,亲自参加每月初一、十五的朝会,到国子监举行释奠礼(祭祀孔子的礼仪),亲自到籍田(天子象征性耕种的田地)劳作。
酌情削减僧寺中非急需的奢华装饰,恢复百官长期被削减的俸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