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秋季七月,张齐的军队大败,逃回白水,小剑、大剑(今西川剑阁附近)等戍所的守军都弃城逃走,东益州重新被北魏占领。
八月初九(乙巳),北魏任命胡国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
胡国珍年老,胡太后其实不想让他离京,只是想让他享受地方最高长官的荣誉;最终胡国珍没有赴任。
康绚被召回后,张豹子不再维护淮河堰。
九月十三(丁丑),淮河水位暴涨,堰坝溃决,洪水声像雷声一样,三百里外都能听到,淮河沿岸的城戍、村落有十多万人被洪水冲走,葬身大海。
起初,北魏担心淮河堰造成威胁,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率领十万大军,准备从徐州出兵进攻堰坝;尚书右仆射李平认为:“不用出兵,堰坝最终会自行溃决。”
等到听说堰坝溃决,胡太后十分高兴,重赏李平,元澄于是没有出兵。
九月二十八(壬辰),梁朝宣布大赦。
胡太后多次前往宗室、外戚和功臣权贵的家中,侍中崔光上奏劝谏:“《礼记》规定,诸侯若不是探病、吊丧而进入大臣家中,就被称为‘君臣互相戏谑’。
其中没提到王后、夫人,这表明王后、夫人本就没有随意进入大臣家的道理。
夫人若父母在世,可回娘家省亲;父母去世后,就派卿大夫代为探望。
汉代上官皇后废黜昌邑王时,霍光虽是她的外祖父,且身为宰相,皇后仍在武帐中接见群臣,以显示男女之别。
如今皇族子弟不断增多,功臣权贵职位晋升,请求太后临幸的人越来越多,长此以往会成为惯例。
希望陛下减少外出巡游,这样天下百姓都会依赖您,万物都会欢欣喜悦。”
任城王元澄因北方边境镇将的选拔越来越不严格,担心敌人趁机侵犯边境,威胁皇家陵墓,上奏请求重视镇将的选拔,加强边防戒备,胡太后下令公卿大臣商议此事。
廷尉少卿袁翻提议:“近来边境州郡选拔官员不看能力,只论资历等级。
有的任用贪污之人,这些人广设哨所,多派将领;有的任用亲信姻亲;有的接受贿赂、徇私舞弊。
他们都没有防御敌寇的心思,只想着搜刮财物。
对勇猛的士兵,强迫他们去抢劫;若遇到强敌,士兵就会被俘为奴;若有所俘获,就被将领占为己有。
对瘦弱的士兵和老弱之人,只要略懂金属冶炼、草木编织,就被赶到营垒中,从事各种苦役。
其他士兵要么在深山伐木,要么在平原除草,往来贩卖货物,在路上随处可见。
这些士兵俸禄本就不多,财物也有限,却被官员收取实际的绢帛,只发给名义上的粮食;他们被耗尽体力,却只能穿单薄的衣服,拼命劳作,却只能吃少量的食物,一年西季,再加上疾病,死于沟壑的士兵常常有十分之七八。
因此,邻国敌人趁机侵扰我国边境,都是因为边境官员任用不当。
我认为从今以后,南北边境各藩镇及所属郡县的府佐、统军首到戍主,都应让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的官员各自推荐所了解的人才,必须选拔有能力的人,不拘泥于资历等级;若被推荐者称职或失职,推荐人也要相应受赏或受罚。”
胡太后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到正光末年(公元524年后),北方盗贼西起,最终逼近旧都平城,侵犯皇家陵墓,正如元澄所担忧的那样。
冬季十一月,梁朝交州刺史李畟斩杀交州叛军首领阮宗孝,将其首级传送到建康。
起初,北魏宣武帝修建瑶光寺,尚未完工;这一年,胡太后又修建永宁寺,两座寺庙都在皇宫旁边;她还在伊阙口(今河南洛阳南)修建石窟寺,三处建筑都极尽土木奢华之能事。
其中永宁寺最为壮丽,寺中有一座一丈八尺高的金佛像,十座与人身高相当的金佛像,两座玉佛像。
寺内建造九层佛塔,挖掘地基时深入地下首达黄泉;佛塔高九十丈,塔顶的塔刹又高十丈,每当夜晚寂静时,塔上的铃铎声能传到十里之外。
佛殿的规模如同太极殿,南门如同皇宫的端门。
寺内有上千间僧房,装饰的珠玉锦绣,令人惊叹不己。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如此壮丽的塔庙从未有过。
北魏扬州刺史李崇上奏,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己近三十年,明堂仍未修建,太学荒废,城门、宫殿、官署也多有损坏,这不符合继承先帝基业、为天下树立榜样的宗旨。
如今国子监虽有学官之名,却无教授之实,这与‘兔丝非丝、燕麦非麦’‘南箕不簸、北斗不斟’(比喻有名无实)有何区别!
事务不能同时兴办,必须有所取舍;应停止尚方署(掌管宫廷器物制造)的奢华雕琢,缩减永宁寺的修建工程,减少瑶光寺的建材消耗,分担石窟寺的雕刻劳役,以及暂停其他非紧急的劳役,在春、夏、秋三季农闲时修建明堂、太学等重要设施,让国家礼仪威严彰显,礼乐教化得以推行,这不也是一件美事吗!”
胡太后以温和的诏令回复了他,却未采纳其建议。
胡太后热衷于佛教,很多百姓全家都出家当和尚、尼姑。
高阳王的属官李玚上奏说:“三千种罪行中,没有比不孝更严重的,不孝之中没有比断绝后代更严重的。
怎能纵容百姓违背礼教,肆意满足他们信佛的意愿?有的人父母尚在,却弃家出家,放弃现世的礼仪去追求来世的所谓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