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第一条!
闻鼓不进,鸣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
犯者——斩!”
“第二条!
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乖师律,此谓慢军!
犯者——斩!”
“第三条!
夜传刁斗,怠而不振,更筹暗换,号令不明,此谓懈军!
犯者——斩!”
“第四条!
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梗教难制,此谓横军!
犯者——斩!”
每说出一条,高欢都停顿片刻,以便众人消化。
军中自然原本是有行军法纪的,但就像他方才说的那样,特殊时期要有特殊手段,大军团作战,军纪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指挥一支大军,其难度远超常人想象。
当规模达到数万乃至十万人时,军队的运作机制会发生质的变化。
它不再是一群战士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必须精密控制的有机整体。
统帅的意志,要跨越层层层级,准确无误地传达至最末梢的士兵;
每一个战术指令,都需要各个单元在嘈杂、血腥与混乱中如机械齿轮般精准咬合。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维系这部战争机器不陷入彻底混沌的,并非士兵的个人勇武,也并非将领的临场急智,而是被提升到绝对高度的、冰冷无情的军纪。
普通的行军法度,适用于日常的驻防与小型征伐。
但面对这种决定国运的战略决战,必须施行更为严苛的军纪。
这是因为人性的弱点在集体中会被无限放大,个体的侥幸心理,在千人规模的战斗中或许尚可被基层军官的威信与同袍的监督所约束;
但当数量级攀升至十万,个人便极易隐匿于群体的洪流之中,认为自己的微小懈怠或无令而行无足轻重。
这种心态若得不到极致的威慑,便会如瘟疫般蔓延,最终导致整个指挥体系的失灵。
届时,军队将退化为一群失去方向的乌合之众,所谓的战略、战术都将沦为纸上空谈,胜负之数也将拱手让于混乱与机遇。
历史早已无数次证明,缺乏铁纪的大军团,数量优势反而会成为其崩溃的加速器。
前秦苻坚于淝水之战不就是这么一战而溃的么?
他所统御的,是一支号称百万、实则亦有绝对优势兵力的庞大军队。
然而,一场临时后撤,却因基层部队纪律涣散、号令不清,在转瞬间演变成了无法逆转的全军大崩溃。
晋军的一声呐喊,就能引发排山倒海般的恐慌,正是因为其军纪散乱。
士兵不知为何而退,只闻敌人呼啸便以为全军皆败,求生的本能瞬间压倒了所有秩序。
苻坚的失败,非战之罪。
因此,卓越的统帅都明白一个铁则:对于大军团而言,军纪即是战斗力,而且是最核心、最基础的战斗力。
它是将无数个体凝聚成一个意志的黏合剂,是将战略计划转化为战场现实的根本保障。
没有它,再绝妙的计策也无法执行,再雄厚的兵力也无法发挥。
严苛的军纪,表面上是对士卒行为的束缚,实则是对他们生命最大的负责,因为在混乱的战场上,唯有统一的号令和严整的阵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消灭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