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跨进祠堂门槛,殿内的肃穆便漫过周身。
正中,文天祥的木塑身像着宋代官袍,眉峰微蹙,目光似穿透百年光阴,仍凝望着他曾誓死守护的天地。
神像前供桌摆着新鲜白菊与半燃的香烛。
青烟缠过梁间雕花,与院外古柏的清苦气息交织,透着岁月沉淀的庄重。
汪晓的目光落在神像旁那柄正气剑上。
深褐色剑鞘布满裂纹,却难掩鞘身暗纹的苍劲。
剑身上萦绕的淡青光晕,与祠堂上空悬浮的魂息隐隐相牵,那便是文天祥魂体的依附之处。
“文丞相魂附剑中数百年,性刚首、重气节,寻常言语难动其心。”
江影放缓脚步,声音压得极低,“以诗为引,或能触动他。”
汪晓颔首,清了清嗓子,语气庄重却带着几分文气:“后辈汪晓,久慕先生气节,今日到访,不为他事,特来吟几句心上诗词,与先生共品。”
话音落时,殿内香烛“滋滋”
燃烧的声响格外清晰。
片刻后,正气剑上的青芒微亮,上空的魂息似被触动,缓缓浮动了几分。
汪晓见状,便轻声吟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哦?”
一道低沉的声音忽然在殿内响起,带着几分探究,正气剑旁的青芒更盛,魂息渐渐凝聚成模糊的虚影,“此诗字句间满是家国破碎之痛,与‘山河破碎风飘絮’竟有共鸣,你还能吟出此类句子?”
汪晓心中一喜,继续吟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话音刚落,那道虚影骤然清晰。
身着宋代官袍的文天祥立于剑旁,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锋,却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对同道的探寻:“此句临终仍念故土收复,赤诚之心,与‘臣心一片磁针石’何其相似!”
“先生可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早己被世人铭记,字字句句皆藏忠义。”
汪晓语气愈发恳切,“您守的‘丹心’,盼的‘家国安’,如今皆己实现。
世间不仅有‘感时花溅泪’的悲怆,‘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执念,更有您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代代相传,成了众人坚守的气节。”
文天祥闻言,目光微动,转头望向殿外。
透过窗棂,他见几位学子模样的年轻人正捧着书卷,在祠堂前轻声诵读,其中一段正是《过零丁洋》,声音虽轻,却字字铿锵。
他沉默良久,指尖轻抚身侧正气剑的剑鞘,语气渐缓:“我魂附此剑,只为守一份忠义执念,从未想过,这份执念竟能流传至今。
孩童吟得几句诗,百姓来此祭拜,或许只是念着‘英烈’二字的名头。
当年崖山一战,十万军民投海,我被俘北上,沿途所见白骨露野,饿殍遍地,那份家国倾覆的痛,不是几句诗就能说清的。”
汪晓静了静,没有急着辩解,只是轻声吟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他顿了顿,望着文天祥的眼睛,“晚辈曾见一处古战场遗址,如今己长满青草,当地百姓在那里立了块碑,碑上没写战功,只刻着‘此处埋着当年守土的人’。
他们或许说不清当年的战事,但他们记得,有人曾在这里为守护他们而死。
这份记得,无关名头,只关‘守护’二字——就像您当年守着他们,如今他们守着对您的念想。”
江影适时开口,声音依旧沉静:“丞相,当年您拒降时曾说‘社稷为重,君为轻’,您守的从来不是某一个朝代,而是‘百姓有安身之所,山河有完整之貌’。
如今您看殿外,百姓往来从容,孩童笑闹无忧,这便是您当年想要的‘社稷’。
您困于剑中,所见只有祠宇的青砖黛瓦,若能走出去,看看那些您曾想守护的人,如今过得如何,才算真的了了当年的牵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