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入夏后的第三个满月刚过,函谷关的天空就被一层薄薄的热雾罩住了。
那雾不像春雾那样温润,倒像灶台上蒸腾的热气,带着灼人的燥意,连风都成了烫人的舌头,舔得城墙砖缝里的青苔卷了边,蔫头耷脑地贴在砖上,像块被晒枯的绿布。
尹喜站在观星台的阴影里,背脊靠着冰凉的铜制浑仪,目光却死死盯着西天那颗刚显形的星子,眉头拧成了道深沟。
那是旱魃星。
以往只在《甘石星经》的残卷里见过记载,字里行间都透着股焦糊气,此刻却真切地悬在毕宿旁,微光像被火烤焦的柳叶,边缘泛着枯褐的红,连周围的星子都像是被它熏得黯淡了几分。
尹喜举起青铜望筒,镜沿被晒得发烫,烫得指腹发麻。
镜中星象愈发清晰:星核是团暗黄,像块在灶膛里焖了半宿的炭,周围裹着层若有若无的光晕,那光晕不是寻常星辰的清辉,倒像是从炭上腾起的热气,隐隐往外散着灼人的气。
“先生,这星看着就烫人。”
李信捧着个铜壶从石阶下上来,壶身裹着块湿布,可刚打上来的井水还是温吞的,浇在手上竟带不起半点凉意,“连续二十三天没下雨了,南坡的玉米叶都卷成了筒,摸着硬邦邦的,昨儿个还有农户来问,要不要提前开渠引水,再不下雨,怕是连青苗都要枯了。”
尹喜放下望筒,指腹在案上那卷《甘石星经·妖星篇》的竹简上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旱魃星出,主大旱将临”
的刻字被汗水浸得发亮,竹片的纹路里都透着潮意。
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那个闷热的午后,老人躺在病榻上,枯瘦的手指指着窗外的天空,断断续续地说:“旱魃星的光带像焦叶,一片叶,一月旱;光带若成林,半年……见不到雨。”
那时他还小,只当是老人糊涂时的胡话,此刻想来,每一个字都像淬了火的针,扎得人心头发紧。
“去敲梆子,召集里正和各坊长老。”
尹喜的声音在热浪里有些发沉,像块浸了水的石头,“再让人把西市那口枯井清出来,还有东窑里堆着的储水缸,都刷洗干净,一点泥垢都不能留。”
李信愣了愣,手里的铜壶晃了晃,水溅在石阶上,瞬间就蒸发成了道白痕:“现在就储水?离伏天还有半月呢,往年这时候,河里的水还够浇地……”
“等伏天来就晚了。”
尹喜打断他,从案头翻出《夏小正》的抄本,泛黄的竹片上“旱魃一星名攫掇,炎旱应此星”
的字句被朱砂圈了又圈,红得像团火,“你看这星的光带,昨夜我观测时还是窄窄一缕,今早己经宽了半指,按《甘石星经》的算法,一星度对应地上三尺旱情,不出十日,南河就得见底。”
李信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西天,旱魃星的光晕果然比昨日更显,像片被风吹得舒展的焦叶。
他不再多问,转身往观星台下去,梆子挂在台口的老槐树上,木柄被岁月磨得油光锃亮,敲响时,“咚——咚——”
的声音穿过热雾,在关城里荡开,像颗石子投进了沸水。
日头爬到头顶时,关城的长老们聚在了观星台的露台上。
西坊的陈长老扇着把竹编蒲扇,扇面都被汗打湿了,贴在肚皮上,像块深色的补丁:“尹先生,往年入夏也有旱时,撑撑就过去了,储水要动用多少人力?清枯井、刷水缸,还要让农户们停工运水,这劳民伤财的,怕是……”
话没说完,就被北坊的张老栓打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