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以富庶冠绝鲁国的费邑相托,请老师前往主政,推行“礼技钱三元”
之制,话语如一块巨石投入深潭。
十月初二,中都迎来深秋最明净的一天。
三桓联军主帅子路在收复郈邑后,携新任郈邑宰驷赤风尘仆仆而至,与先期抵达的公夏首、步叔乘会合。
此番聚首,非同寻常,俨然是孔门势力在鲁国东西两线——收复的郈邑与动荡的费邑——的一次潜在交汇。
子贡带着西位师兄,参观了声名鹊起的中都钱庄。
库房里,串好的铜钱堆积如山,账册上清晰罗列着存贷数字:存款五十七万六千八百币,贷款三十九万七千二百币,资金流转之巨,令即便是来自“小临淄”
费邑的公夏首与步叔乘也暗自心惊。
子贡无需多言,这庞大的数字本身,便是儒商“技”
与“钱”
理念最有力的注脚。
随后,师兄弟步入己收割完毕的辽阔田野。
许衡指着留有茬口的土地,详解“早、中、晚”
三熟粟米之制。
子贡不禁重温夫子当日之论:“早熟者,急国家之所急,可充军资,稳社稷,此其忠;中熟者,养天下之生民,此其仁;晚熟者,奉宗庙,优贤者,明尊卑,此其义。”
驷赤闻言,深有所感,对即将在郈邑推行新政信心倍增;而公夏首与步叔乘则更加确信,唯有如此宏阔的见识,才配得上经营费邑那样的巨邑。
观政既毕,意图己明,驷赤代表叔孙州仇,恭请夫子赴郈邑,将“礼、技、钱三元”
之政行于这片新复之地。
公夏首与步叔乘则再次转达公山不狃与叔孙辄的迫切愿望,愿以费邑全部邑政相托。
两份邀请,一东一西,一正一叛,沉甸甸地摆在了孔丘面前。
是夜,孔丘书房,灯火通明。
核心弟子齐聚,一场关乎儒商未来道路的辩论就此展开。
子贡率先发言,其辞犀利而务实:“夫子,三桓欲彻底终结‘陪臣执国命’,阳关、郈邑己复,唯剩费邑。
费邑不收,则乱局未终。
当下三桓有求于儒商,需儒商子弟平叛安民。
然郈邑乃叔孙氏侧翼,纵有成效,格局亦小。
费邑则不同,此乃季氏心腹,鲁国命脉!
夫子若应公山不狃之请入主费邑,则陪臣执国命之局便无法真正终结!
我孔门手握道义、财力、民心,届时可周旋于三桓与公山不狃之间,左右逢源,待价而沽,方能为实现更大理想赢得空间!”
子路闻言,豁然起身,声色俱厉:“端木师弟,此言差矣!
我儒商仗义而出,辅佐三桓平定阳虎、侯犯,凭的是‘克己复礼’、安定鲁国之初心!
今若为一时之利,与公山不狃、叔孙辄此等叛臣为伍,岂非自毁长城,与虎谋皮?如此背弃政治初心,何以取信于天下?纵得费邑,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等目标,在使权力回归公室,实现礼乐之治,而非在乱局中牟利!”
步叔乘、公夏首等或倾向子贡之谋,或沉默深思,驷赤则从郈邑实际出发,认为稳扎稳打更为妥当。
一时间,屋内争论不休。
孔丘静听良久,待众人声渐平息,方缓声道:“赐(子贡)之谋,见于利而深远;由(子路)之言,重于义而刚首。
皆出于公心,吾知之矣。”
他目光扫过众弟子,最终做出决断:“然则,吾儒商之道行,非依附于任何一方,而在其本身之正大光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