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话说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印度社会剧烈变动,小国林立,战乱频仍。
先是伽尸、拘萨罗兴起,接着摩揭陀、拘萨罗、跋耆、阿班题四国对峙,最后摩揭陀与拘萨罗相争,摩揭陀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和强大军队战胜拘萨罗,确立霸权地位。
就在这战火纷飞的时间,佛陀诞生。
大约公元前565年,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城,即今印度、尼泊尔边境靠近尼泊尔一侧。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净饭王太子,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传统教育。
20岁离家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他先跟随数论派先驱阿罗罗迦罗摩学习禅定,后又尝试通过苦行发现真理,六年后形容枯槁,却依旧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于是发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
一日,他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沉思默想,经过七天七夜,豁然开朗,终于悟出“四谛”
真理,觉悟成道,因而被称为“佛陀”
,简称“佛”
,意为“觉悟者”
。
这年他35岁。
何为觉悟者?乃有三觉悟:
一是自觉,即觉悟宇宙真理和人生实相,觉悟人生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
二是觉他,即自觉后觉人,将自己所觉悟的道理开示众生,令一切众生开悟得道,获得解脱安乐。
三是觉满,即自觉觉他两种功德,达到究竟圆满。
自觉是智慧圆满,觉他是福德圆满。
自觉是依智断惑,灭尽无明烦恼。
觉他是发菩提心,利生为事业,时时为众生工作。
佛陀的四谛说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
四谛是哪四谛?
一曰苦谛。
人生的本质断定为“苦”
,人的存在本身为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五蕴炽盛八大痛苦伴随人的一生。
二曰集谛,集谛说明诸苦和人生原因,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包括五阴聚合、十二因缘、业报轮回诸说。
三曰灭谛,提出涅槃的佛教出世最高理想,灭尽三界之烦恼和生死果报,从此不再受三界的生死苦恼。
涅槃意译为灭度、圆寂。
涅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死亡。
四曰道谛,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正道”
,是修持的规范和学佛的基础,通往涅槃的解脱之路。
这四谛中,苦谛指出人生的事实,集谛是指出人生多苦的根源,苦、集二谛可视为“因”
。
灭谛解释人生理想的最终归宿和最高境界,道谛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
灭、道二谛可视为“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