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斋戒日三宝为至诚者的虔诚所感,就会放射出光芒。
看到这灿烂的光芒,信众自然更是顶礼膜拜。
观瞻完三宝,玄奘在寺僧引导下,又到寺院各处。
寺院北面有座佛塔(梵语窣堵波),高二百余尺,用金刚石磨成粉末涂装,色如紫英,百炼不销,至坚至利,世所稀有,各种宝物点缀其间,塔中有舍利,时时放射灵光。
寺院西南有一处精舍,已经建造多年,历代远近修行的人都汇聚在这里,孜孜不倦地修行,都来探求证得四果。
玄奘大小乘教都精熟,知道四果对小乘教信徒的意义。
原来小乘佛教声闻部讲求信徒修行需证得四种果位,才能解脱生死。
能清问师父是哪四果?
玄奘说,四果是佛徒修习到消除一切思虑、烦恼、欲望,处于完全宁静的大彻大悟状态之前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初果须陀洹(预流果),汉译“入流”
,就是初入圣人之流,断绝三界见惑。
二果斯陀含(一来果),汉译“一来”
,意为死后升到天上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此世界一次,便不再到欲界受生死了。
三果阿那含(不还果),汉译“无还”
,修到此果位,便不再生于欲界。
四果阿罗汉(无极果),汉译“无生”
,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断绝一切见思之惑,永入涅槃。
解脱生死,永入涅槃。
证得四果吸引着无数僧徒,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地苦修。
精庐见证了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品格。
证得四果的高僧罗汉,将要入寂时,都会显示神通,涅磐后僧徒就为之建立佛塔。
环绕精舍,玄奘看到塔基一座接一座,绵延已有数百座。
有些僧人虽然证得正果,却没有显示神通,这类人大约有一千多,他们没有留下标记。
现在全寺僧徒百余人,昼夜修行,从不懈怠,但谁是罗汉,谁是凡僧,难以预料。
国都西北五十余里处是提渭城,北面四十余里有波利城。
两城中各有一座佛塔,高三丈余。
听寺僧介绍,这两座佛塔是佛门最早的佛塔,很有些来历。
当初,佛祖如来在菩提树下初证佛果,起身前往鹿苑。
正巧两位商人,一名提渭,一名波利,结伴而行,也是佛缘所致,两人感受到佛祖神光,大为惊喜,赶忙追随如来步伐,献上随身携带的蜂蜜炒面。
如来为他们讲说天人的福祉,两人得以最先听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的五戒十善教导。
听罢,两人如醍醐灌顶,瞬间大悟,成为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先皈依受教的信徒,也即佛门最早的优婆塞。
听完佛祖的教诲,提渭、波利将各自归国,请求佛祖赐予可以供养的物品,如来便授予自身的头发、指甲。
两人又请教礼敬的法仪,如来脱下僧伽胝(僧徒穿着的外大衣,因其用许多布片缝成,又称杂碎衣),叠成四方,铺在地下,又脱下郁多罗僧(上衣)、僧却崎(袈裟的下挂),照样铺在地上,再倒覆食钵,其上竖立锡杖,按这个次序,构成佛塔。
二人秉承如来的教诲,回到自己居住的城中,按照如来的旨意,修建起两座灵塔,就是现在城中的两座佛塔。
这是佛法中最早的塔。
城西七十多里处,也有一座佛塔,高二丈多,是过去佛迦叶波佛时代修建的。
玄奘游历完提渭城和波利城,回到纳缚伽蓝佛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