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这部分是计划中的粮草数量,但战争的时间长短不以皇帝的意志为左右,所以粮草大体上还需要在战区收购。
战区的商人们,看你是在为军队采购物资,物品的价格就会涨高,吃的涨,喝的涨,用的涨,人力涨。
这样子消耗的不仅仅是国家的财政,还有百姓民力。
nbsp;nbsp;nbsp;nbsp;孙子在兵法作战篇中曾经详细论述过,‘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战争时期,靠近大军驻扎地的区域物价会高涨,物价高涨则会带来连锁反应,使百姓生活用度支出猛然增加财源枯竭,朝廷又因为打仗而财政收紧近而加征赋税,百姓于是贫上加贫。
所以孙子主张因粮于敌,从敌人的国家补充己方军队所需的粮草。
nbsp;nbsp;nbsp;nbsp;不过由于宋金双方的战场一直处于大宋境内,是以反被金人‘因粮于敌’了。
nbsp;nbsp;nbsp;nbsp;宣武元年时,北地的米价曾一度高涨到七千文每石,而在太上皇的宣和末年时,京师的米价最贵不过一两千文。
nbsp;nbsp;nbsp;nbsp;宣和年间,官买马给价三万至四万文每匹,宣武二年,赵芫御驾亲征时,朝廷向北方征买马匹,价格则高达十万文每匹。
[价格没开玩笑,注1]
nbsp;nbsp;nbsp;nbsp;当然,这个价格,赵芫是绝对不肯接受的。
好在大宋尚有高药师这条线,近些年多多少少在往中原运输北地的马匹,不说质量,反正算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
而后姚平仲从西夏购入的五千匹战马,每匹五万文钱,同样是从刘光世及其党羽的抄家中得到费用。
nbsp;nbsp;nbsp;nbsp;运送粮草的骡子,则价格更高,有时候不得不用牛马替代。
nbsp;nbsp;nbsp;nbsp;甲胄兵具器械等打造维修的费用另外计算。
nbsp;nbsp;nbsp;nbsp;数十万士兵们的军饷、吃用消耗更不必赘述。
nbsp;nbsp;nbsp;nbsp;总之,国家处于战争状态时,尤其处于被侵略的状态时,对官方的财政,和对百姓的生存,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无法想象的耗损。
唯有战场处于他国,军队可以因粮于敌,才能做到正向循环。
nbsp;nbsp;nbsp;nbsp;现在就是必须武装起来骑兵,力求将敌人阻挡在国门之外。
而且事情刻不容缓,谁知道金人什么时候变卦。
nbsp;nbsp;nbsp;nbsp;但钱要从哪里来呢?
nbsp;nbsp;nbsp;nbsp;赵芫很想来一波大裁员,冗官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但这又是个不能着急的问题。
一次性将多余的枝丫全部剪掉,确实爽快,可真的如此,主干恐怕也活不下去了。
nbsp;nbsp;nbsp;nbsp;店小二送上来新鲜的瓜果和点心,赵多福马上伸手抓了把脆枣,像小仓鼠一样又磕起来。
nbsp;nbsp;nbsp;nbsp;赵芫的目光从果盘顺着那只纤纤玉手,挪到了赵多福身上,美丽的北珠和白玉花冠映入眼帘,沉吟片刻,忽然灵光一闪。
缺钱的是她赵官家,是国库,宗室贵族、地方豪绅却很富裕,得让这部分人,心甘情愿从兜里把钱掏出来。
nbsp;nbsp;nbsp;nbsp;后世里头,什么产业最捞钱?
nbsp;nbsp;nbsp;nbsp;金融业啊!
nbsp;nbsp;nbsp;nbsp;炒股啊!
nbsp;nbsp;nbsp;nbsp;那真真是空手套白狼,一张白纸,一根稻草,一个虚拟数据,只要能赋予它‘价值’,就能比黄金还昂贵。
nbsp;nbsp;nbsp;nbsp;只见刚刚还托着下巴一副沉思模样的赵官家,忽然眼冒精光,拍案,“朕想到了更赚快钱的路子!”
nbsp;nbsp;nbsp;nbsp;赵多福吃着枣,呆呆望着突然奋起的赵官家。
韩相公则眉头微跳,“官家想到什么办法?”
官家抄家抄过了,走私也在路上了,还有什么赚快钱的法子?不会是放贷吧?
nbsp;nbsp;nbsp;nbsp;他韩离素离经叛道,但某些方面,官家比他更离经叛道。
nbsp;nbsp;nbsp;nbsp;赵芫露出神秘微笑,“不急不急,回头你就知道了。”
nbsp;nbsp;nbsp;nbsp;其实在古代,炒股的概念已经出现过,只不过,暂时还停留在炒‘货’的阶段,比如某种珍惜的资源产物,或者书画文玩,在市场上就属于全民炒货的目标。
与后世的炒货的本质大差不差。
nbsp;nbsp;nbsp;nbsp;一块龙园胜雪的茶饼,可以炒到五两金子的价格,你说这块茶饼它的实际使用价值真的值得五两金子吗?显然不值得。
这类产品的价值不在实际使用层面上,而在于概念上,所有人都认为它值得,那么总有人会为此而付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