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殿下让你回去接寻嘉,其实是为了保障她的安全。”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项昀点头:“对,这是让你回去的目的。”
寻江听到这里,这才不反对:“那殿下就拜托你们了,我一定将公主安全带到。”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保护好殿下的!”
宇文寒渡和宋好文都拍胸脯保证。
送走寻江,项昀开始忙碌医学馆的事,择址、布置学馆、打造家具与药柜、延请导师、招生、刊印教材等等,事情琐碎繁多,还好有商无咎和宋好武帮忙,事情进展得还算顺利。
南星自从知道要建医学馆,心中就异常期待,因为项昀说了要请她去医学馆当学官,去医学馆坐馆授业,想想就觉得刺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古医学传承,都是师承制,父传子,师传徒,都是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
学员都是从学徒做起,识字、辨药、记汤头、看药典、明药理,跟着师父学定穴、把脉、扎针、开方等等。
徒弟学得如何,跟师父的水平有关,也跟徒弟自己的悟性有关。
从学医到出师,往往需要好几年,像项昀这种天赋异禀的,学的时间不长,但他也不能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大夫,只能算懂点皮毛,在紧急情况下救急是够用,但平日里给病人瞧病,他就没底气了。
因为是师承制,无法大量培养大夫,学医比其他技艺学徒期更长,这是大夫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古人的平均寿命低,跟缺医少药有相当大的关系,普通百姓生病,大部分都是听天由命。
大夫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夫的地位不高。
大夫虽然救死扶伤,但在古代士、农、工、商排序中,属于“工”
,地位仅高于商人,有能力者愿意学医的也就少了。
所以项昀提出办这个医学馆,为很多朝中大臣不理解,无缘无故办什么医学馆,能为他带来什么好处?
就算是培养出来大批大夫,也不能为他立储增加多少筹码。
项昀跟他们想的不一样,他一是为了宣扬师父的医术医道,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大夫,为大楚百姓消除病痛,延长人们预期寿命。
医学馆的一切事宜进行得有条不紊,只有招生这点不尽人意。
招生启事张贴出去,报名的人数远没有预期的多,毕竟洛阳城中有条件的人家,孩子都送去上私塾考功名了。
没有条件考功名的,也都另谋了生路,再花费数年学医,没有任何收入来源,那就要考虑再三了。
所以报名的是没有出路,觉得不花钱可以学医也是一条不错出路的人。
项昀看着报名的人数,道:“人有点少,咱们的报名要求是不是高了点?把要求识字这条去掉?”
商无咎皱眉:“还要教他们启蒙识字,时间会不会太长了点?把招生范围扩大一些,去豫州其他郡县试试?来洛阳学医,提供免费食宿,学成方可回。”
“也行。
试试吧。”
项昀采纳了商无咎的办法。
于是他们将招生公告又贴到了豫州的其他城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