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然而,这道旨意背后,却是万历帝深夜独坐乾清宫时的一场挣扎。
他在御案前翻阅沈念旧日所修《起居注》残卷,字字清明,事事有据,连他自己都忘了的细务,竟被一一记载。
当他读到“三月十七,上观鹰犬斗兽,嬉笑终日,户部急奏河南饥荒无人批复”
一句时,猛然掷卷于地,怒吼:“朕何时不知?朕何尝不想改?可这朝堂之上,满眼皆是冯保耳目!
连朕批个折子,都要先过他手!”
太监吓得伏地颤抖,不敢抬头。
次日清晨,皇帝召见司礼监掌印冯保,语气冷淡:“沈念流放途中,若有意外,唯你是问。”
冯保心头一凛,知天子心意难测,遂密令孙海:“务必让‘劫匪’动手,但须做得干净,不留痕迹。”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
悄然布网。
六月十二,押解队伍行至河北顺德府境内,穿越太行余脉一段险隘。
此处山势陡峭,林木森然,素有盗匪出没。
当夜风雨交加,道路泥泞难行。
戌时三刻,忽闻林中号角齐鸣,数百黑衣蒙面之人自崖顶滚石而下,箭如飞蝗,直扑官兵。
锦衣卫仓促应战,然来敌显然早有准备,专攻薄弱环节。
短短半个时辰,三十名精锐尽数伏诛,尸体横陈道旁。
而囚车已被劈开,沈念不见踪影。
东厂缇骑追查数日,仅在附近村落发现一只断裂的铁镣,以及一块沾血的粗麻布巾??正是包裹帛书之物。
消息传回京城,冯保震怒,下令彻查沿途驿站、关卡,封锁所有通往南方的商路。
然民间传言早已四起:有樵夫称见一白发老者背负伤者跃入深谷;有渔人说夜半河上漂来一叶小舟,舟中人披蓑戴笠,手持竹简,吟诵《左传》而去;更有甚者,言沈念已被仙人接引,羽化登天。
真相却藏于滇南崇山之间。
七月十五,距京三千余里之外,大理点苍山下一村落,忽现一位神秘塾师。
此人年约六旬,须发尽白,独居村尾茅屋,授十余童子读《春秋》《尚书》。
他讲课不拘章句,常问学生:“史为何写?”
幼童答:“记事。”
他摇头。
“记君王言行?”
又摇头。
“那为何?”
他凝视窗外云海,缓缓道:“为让百年之后的人知道,今日谁在说谎,谁在流血,谁把良心卖给了权贵。”
村民敬而远之,称其“白先生”
。
唯村中老医者识得端倪??那日黄昏,有人抬一重伤男子入村,气息奄奄,背上赫然有东厂烙印“逆党”
二字。
老医者冒险施救,发现其怀中紧抱一布包,打开竟是半卷焦边帛书,上书“起居注?万历五年补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