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
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靠了岸,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
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她讲诗。
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
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
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现成。”
黛玉紧接着又讲:“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句诗中的“绿”
字,可谓神来之笔,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盎然的景象浓缩于一个字之中。
首先,“绿”
字不仅传达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草木葱茏的视觉感受,更蕴含了生命勃发的内在力量。
它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颜色描述,而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仿佛读者能够看到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感受到春风吹拂下绿意盎然的大地。
其次,“绿”
字的选择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春天的江南,水乡泽国,江水潺潺,两岸的柳树、桃花、杏花竞相绽放,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用一个“绿”
字,不仅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还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美好记忆的共鸣,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希望与温暖的土地上。
再者,“绿”
字的运用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代表了新生与希望。
说着,黛玉又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宝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学杂了。
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
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儿罢了。”
探春黛玉都笑道:“谁不是玩儿?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
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
宝玉道:“这也算自暴自弃了。
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
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
探春黛玉忙问道:“这是真话么?”
宝玉笑道:“说谎的是那架上的鹦哥。”
:()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