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天呐,小凡要到江大教书授课,这是真的?
天可怜见,他们这一批的人,拼尽全力才考入大学,尤其是进入重点大学的这一批人,更是被社会称为“天之骄子”
,足以让人骄傲的。
可现在小凡竟然要进大学去做老师,……这个就很难评。
陈凡看到她们两人的模样,莫名有些好笑。
随即赶紧干咳一声,扭头看向徐教授,正色说道,“老师,我想上半年出去外面一趟,一方面是采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心写作,争取多表几篇专业论文,还有将那本现实主义的小说完成。
等下半年9月份学校开学,我再过来报到,您看如何?”
徐教授轻轻点了点头,“下半年报到也行,反正上半年老师们都还在,对同学们的学习影响不大,9月份新生入学,这时候你进来接手,也未尝不可。”
顿了一下,他又对着陈凡问道,“你有没有想过要讲什么课?现在学校里中文系开设的课程不多,主要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等。
你的特点在于学术均衡,对哪一门课程都有不错的掌握,所以你的选择范围也广,开设哪门课程,就看你怎么选了。”
陈凡眉头微皱,说道,“老师有什么建议没有?”
徐教授想了想,对着他说道,“你就没有很感兴趣的课程吗?”
陈凡眼珠微转,忽然想起后世中文系的一门课,问道,“不如,我讲一讲民俗学?”
最早在1922年的时候,北大成立了《歌谣》周刊编辑部,标志着我国正式创立了民俗学这一学术类别。
到了1928年,还是在北大,袁行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民俗学教研室,进一步推动了民俗学的展。
当年的江大与北大一南一北不分轩轾,既然北大开办了民俗学,那江大也随之紧跟。
所以在江大的中文系,也有《民俗学》这门课,就包含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中。
陈凡之所以选这门课程,也是因为这门课没那么枯燥,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外,他还可以自己搜寻民间的风俗资料,随意添加进去。
以后写一些民俗学方面的论文,也很是轻松简单。
听到陈凡选择民俗学这门课,徐教授只是眉头微皱,下一秒便放松下来,点头说道,“可以,等开学以后,我就给你报上去。
回头你自己也准备一下教学大纲,可别误人子弟。”
其实他更希望这个学生选择正统一点的科目,不管是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都行,甚至哪怕音韵学、训诂学这样的科目也未尝不可。
这样的专业距离国学研究的核心更近一些,若是研究有成,学术地位也更高。
就拿他自己来说,研究的是诸子百家中的著作,地位就比研究普通文献的学者要高上三分。
还有之前提到过的蒋天枢,他研究的《楚辞》也非同一般,在国学界属于顶级研究类别,地位自然不同。
相比之下,民俗学就要稍低一筹,即便出了研究成果,关注的人也不会太多,不像《楚辞》、《庄子》,每出一部注释,都是整个学术界瞩目,实在不能相比。
不过徐教授也没有强求。
一方面,他要求陈凡来学校兼职授课,本身就不是为了让他来当这个老师,而是希望他在风头频出之后,能够适当韬光养晦一段时间,省得太过引人注目,成了靶子。
另一方面,陈凡开创了以文物研究文化的新路子,并不是简单的民俗学者,在学术成就上,只要不放弃以前的路,那他就不会比学术界的任何人低一头。
既然没多少负面影响,他选了民俗学,就让他去教呗。
陈凡选定了教学科目,心里想着在新学年开学之前,还要将民俗学方面的东西补一补。
若是不能讲出一点自己的新意,也显不出文学界新一代扛鼎人的厉害啊。
不出成绩就是打脸,他可丢不起这个人。
qu4.。
qu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